夏至这天,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夏至之后一段时间内气温持续升高,这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暑热关,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养生节气!中医师表示,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即“春夏养阳”的特点。
明日就是夏至,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夏至来临应该怎样养生~
起居养生:宜晚睡早起,睡好子午觉
夏季昼长夜短,人们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
但应注意的是,夏至是人体阳气最为浮盛的时候,容易出现咽痛、牙痛、口腔溃疡等上火症状。因此,睡觉时间最好不要超过晚上11点,避免熬夜损阴伤阳,有条件的应尽量睡一个子午觉。
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所以夜晚睡觉时不宜风扇、空调直吹,不可贪凉。
运动养生:大汗淋漓伤阴气、损阳气
“春夏养阳”说的是春夏阳气盛大,阳气易于丢失,因而不要过度去释放。夏至为一年中日照最长、强度最大的时期,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则耗伤阴液,亦损阳气,还可能出现中暑。
故夏季运动宜舒缓,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
在运动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因为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产生疾病。因此,夏季提倡温水洗澡。
精神养生:调息静心自然凉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往往让人心烦意乱,而烦则更热。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上无风涛,随处皆青山绿树。因此,要善于精神调节多静坐,排除心中杂念。
饮食养生:酸味固表,咸味补心
夏季是容易出汗的季节,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
夏季阳气盛于外,从夏至开始,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饮食要以清泄暑热、增进食欲为目的。
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但不宜吃过分寒凉的食品。何为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
天灸养生:冬病夏治正当时
夏至节气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如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气肿等疾病一般冬季发作频繁,而到夏天则发作较少或基本不发作,显然夏季的气候条件充当了自然医药,也应验了“天人相应”的道理。
“天灸”就是以中医“冬病夏治”为理论依据,强调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调治过程中,将平衡人体阴阳与四季气候的特点有机结合。若能顺应四季气候来平衡人体阴阳,可达事半功倍的之效,在夏季天灸,可平衡阴阳、通经活络、温阳祛寒,更能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在夏天采用天灸**位贴敷疗法,可达到已病治其根、未病治其本的效果。
妇科多寒症,一到冬天,很多女性都会出现畏寒怕冷、手脚冰冷、腹冷腹痛等症状。而且,夏天大家喜贪凉饮冷,容易遭受寒湿的侵袭。中医认为,寒者当热之。因此,对于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不孕不育、复发性流产等疾病,在夏天天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伏灸”的适应症:
1、呼吸系统:体虚感冒、遇风寒易患慢性咳嗽、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2、消化系统: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3、妇产科: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身痛、坐月伤风等寒证者。
4、小儿: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5、关节问题:各种属寒症的颈、肩、腰、腿、膝关节等痛症。
6、亚健康调理: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气虚体质、亚健康等。
2022年三伏天灸时间安排:
三 伏
时 间
伏前加强
初伏
中伏
中伏加强
末伏
日 期
7月6日
7月16日
7月26日
8月5日
8月15日
星 期
周 三
周 六
周 二
周 五
周 一
贴敷时间:
禅城院区当天8:00-20:00;新城院区当天8:00-12:00,14:00-17:00。
贴敷地点:
禅城院区门诊二楼中医科;新城院区2号楼一楼A区中医科
医生介绍
张绚丽 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硕士
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薛赛琴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
1. 复发性流产、先兆流产的孕前干预及孕后保胎治疗;
2. 产后保健、产后身痛、产后汗证、产后缺乳等产后疾病的治疗;
3. 月经病、不孕症、痛经、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疾病、盆腔炎性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常见妇科疾病的治疗;
4. 失眠、消化不良、咳嗽等内科疾病;小儿厌食、咳嗽等常见儿科疾病的治疗。
出诊时间:周六上午,周日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