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读研一年,谈谈我从发表8篇学术文章的实践中获取的经验

抓住投稿期投稿比较好,比如春节过后一段时间,稿源比较少,暑假开始到中期至秋季开学后初期一段时间,也是稿件比较缺,命中率比较高

在读研一年中,我发表了近20篇文章,其中学术稿件8篇,非学术稿件十余篇。主持申报了一项省级重点课题。作为一个研一学生,发表的论文支出版面费0元,获得稿费700余元,其中学术稿件稿费400元,非学术稿件300余元。有感于自己写作和投稿的一些体会,写下了这些文字,以下这篇文章是我2个小时写出来的,可能有写绕口,但是都是自己写作投稿发表实践中的真实体会。

刊物定位

所谓刊物定位,广义上说就是要分清文理医工农,不要文科的投到理科去了,尤其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学报都会标注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语言学的文章若是投到医学刊物就很尴尬了。当然,这样的错误大家稍微有点常识都不会犯。

从中间层次来讲,刊物定位即是要研究刊物。比如有些是综合性的刊物,有些是专业性的,有些侧重对栏目的投稿,有些则不是。有些刊物明确说明“致力于对策研究”,如果你的文章不谈对策,全是定义的阐释或者文献的回顾,那你写的再好、再有理论深度,恐怕也不会被录用。有些刊物非常喜欢理论阐述,对实证文章嗤之以鼻,那么就算你的实证研究的再好也会给你退稿。细细研究后你还会发现,实际上这类刊物从创刊以来就没有刊登过实证文章,你投过去,就是送死。因此,必须要研究对应的专业刊物或者刊物定位,这样投稿才有命中的机会。

作者定位

每个刊物在长期发展中都会形成自己的作者群,就算没有作者群,作者定位也会很明显。比如有的刊物从来没有出现过硕士研究生的稿件,你如果只是硕士,就很容易被淘汰。包括讲师,甚至副教授等等,有的刊物只收教授或者博士副教授以上职称的稿件,这些在投稿之前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否则投过去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如果你是硕士研究生,就选择那些不“歧视”硕士研究生的刊物,怎么知道刊物是否歧视,两个字——“知网”。

作者定位的另一个层次是要搞清楚自己文章的水平能够达到什么样期刊的要求,什么样的水平适合什么样的刊物。如果写得好,要投比平常自己投的期刊好的刊物;如果写得不好,尽量改好了,投平常水平的期刊。怎么判断文章好不好?我自己有这么几个标准:

1、要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查重,如果重复率低(一写出来,重复率就在20%以下),基本这篇文章的水平是不错的。因为很多核心期刊的重复率都要求在10%以下。

2、要对语言进行判断,其标准是学术性。如果你的文章仅仅是重复率低,但是都是口语化的语言,那么你的文章也不能判定为好文。所谓学术性就是教科书式的语言和句子。如何做到学术性呢?这就看你平时的积累了。无论是论述层次、表达书面语言还是表达上比较“绕口”的句子,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语言的学术性。

3、判断一篇文章优劣最直白的方法,即是从你的感觉出发。当一个人写了很多文章以后,文章一出炉就基本能判断出自己是什么水平了。以我为例,只要是我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文章,基本上就比较好;反之,如果东拼西凑,花了很长时间反复写,最终出来的文章都不太好(这句话与“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矛盾”,如果文章本身就好,在往更深入的改下去,肯定会不错)。

稿件定位

首先是文章格式适应,很多期刊都会有投稿格式规范,这个需要你在知网上查找,按照给定的期刊格式修改你文章的格式。通常说来,不同期刊的格式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比如有的需要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有的不需要;有的需要区分注释和参考文献,有的不需要;有的需要脚注,有的尾注等等。差别很大,因而需要根据刊物上文章的格式进行调整。

还有就是字数要求。有的文章要求在1万字以下,有的要求1万字以上,有的尤其欢迎5000字左右的短小精的文章,有的期刊都是2个版面的文章,因此最多也就4000字符左右。如果你投过去字数差距过大的文章,好的情况下,编辑会让你精简或者扩充延展,不幸的话就会直接给你撤稿。

此外,参考文献也得注意。比如有些刊物为了显得牛,会要求(当然要作者自己研究刊物才能发现)作者尽量多的使用外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数量及参考期刊的层次也有要求或变相要求,例如只能引用核心期刊、尽量引用本期刊、引用近几年发表的文章、引用名著,等等。当然,参考文献格式也一定要注意,比如标点符号都是英文状态的、是否空格等等。如果你能在这些细枝末节上都胜一筹,即使文章质量略次,有时候都能被选用。因为很多人文章写的好但却“不修边幅”,这样的文章可能会让看文档已经十分疲惫的编辑直接扔掉。

文章之外

文章之外可做的“文章”还有很多,比如务必写上你的地址、通讯方式,有的非学术期刊还要写上你的创作简史、稿费发放账号等,可以说内容也很多。投学术稿时,如果能简短的写上你文章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主要内容或者个人学术创作经历、文章创新点、学术团队情况等——也会对编辑选稿产生一定的影响。

投稿时,使用附件还是直接粘贴也会影响编辑选稿。学术稿件一般比较长,而且有一定格式,一般要求使用附件;而非学术稿件一般是直接粘贴的,编辑一打开就能看的稿件,一看就能知道大概能否录用了,所以直接粘贴的多。

发表文章的中图分类号 读研一年,谈谈我从发表8篇学术文章的实践中获取的经验

还有就是稿件主题栏要写上文章名和自己的学历职称,以便编辑查找。这些细节都会影响你文章的录用。

一稿多投

一稿多投涉及到学术道德问题,如果期刊追究,那你以后都不能在该刊物发表或者报告给你的单位,这将对你个人发展造成很大影响。期刊如何发现?一是你一稿多投可能同时都中,那么你必须撤掉一稿,否则以后可能被人检举揭发,造成学术污点,直接影响信用或者职称评审;二是审稿专家可能发现。比如你是内分泌方面的,你可能投了几个内分泌研究领域的期刊,有可能这几个期刊的外审专家是同一个人,那么你的一稿多投行为就被发现了。

时间观念

既要把格式和文章修改好,又要抓紧时间往外投。在往外投的时候,要抓紧接下来文章的写作,也可以给自己放个假再写作(最好文章被录用之后),因为写作的状态很难保持,一旦失去就没有了。当然,刊物的审稿、发表、出版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尤其是核心期刊都需要排队。有时候关系稿来了,已经被安排的期刊也可能被撤下或者排到下一期,一般的期刊少则一个月,多的则是数月甚至一两年。所以必须要抓紧时间投稿写作,早日完成自己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做自己喜欢做的学术研究。最后,如果是项目论文,越早越好,项目后期会有很多事要做,比如项目报告等。项目论文写的越早说服力也更高。

还有一个不成文的时间观念,来自我的一点实践体会。期刊稿件最多的时候是两个学期内,因为两个学期内无论是教师还是硕博生都在学校里或教书或读书或写作。这个时候往往是投稿高峰期。因此,要抓住投稿低峰期大量投稿比较好,比如春节过后一段时间,稿源肯定是比较少的(当然可能春节前已经排好了),暑假开始到中期至秋季开学后初期一段时间,我认为这段时间也是稿件比较缺,命中率比较高的,大家可以试一试。

还有比如早上9点设置定时发送,往往编辑第一时间看到的可能性更大,免于稿件沉默在诸多投稿中,近期朋友圈也疯传,投稿也看时间,认为周三投稿最佳,其实周一到周五可定要好于周六周日,因为工作日编辑都在。

要注意以下三点:

1.文章要给你的导师把关,他能基本判断你的文章水平层次(如果研究方向一致,基本导师就可以作为你的审稿人了),帮你选择合适的刊物或者建议投稿。

2.不要买版面,更不能买论文,这样的事最多能发生1次,比如第一次投稿。可能这个行业本身就这样,会对你有一些歧视,所以第一次可以原谅,但不能为了发论文而买版面,这样对你造成负担,也不利于你学术进步(这会对你的心理进行暗示,反正交了钱就能发表,所以不会去想到不断进行学术突破)。买版面一般为了发表而忽略对文章进行反复的审视,匆匆忙忙之中,你的文章会犯很多错误。甚至是在基本的字词和语言逻辑之中,这为以后的学术科研道路埋下隐患。

3.注意普通期刊之间的差别。刊物如果不能发表在核心期刊,普通刊物之间也是有差别很大的。有的普通刊物实行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栏目设置合理,每期文章不多,版面及其规范,每页字符数都符合人的视觉审美和习惯,这类刊物其实是初次踏入发表阵列的人需要的。不能在核心期刊发表,就选择这类期刊,其实也是非常好的,不会有什么学术污点。反倒是一些收费期刊,一个月收数期,每期数百页,文章的整体排版设计也很混乱,这样的刊物也少发。

当然,一些核心期刊,比如有些文学类或教育类的核心期刊,本来是发文学类或者教育类文章的,结果为了创收搞出很多中下旬刊,发表一些收费的学术论文。事实上那些文章并不能算作发表于核心期刊,但因为期刊基本只用成名的“母刊”去评核心,因此这类期刊就会用“母刊”的影响力缩短出版周期、变身半月刊、旬刊。相应的“子刊”的水平真是参差不齐的。

最后总结一句:

无论投什么稿件,针对栏目设置有针对性的进行投稿,不要着急,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现在最火的发帖平台

西安枫林绿洲6号楼 【枫林绿洲二手房

2023-11-5 16:02:47

现在最火的发帖平台

房屋备案表在哪里领 杭州房屋租赁备案办理指南(对象+入口+材料)

2023-11-5 17:01:45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