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兼职摆摊两周赚1万5后全职开店、95后大厂**辞卖盒饭月挣4万……关于年轻人摆摊成功的案例在网络上屡见不鲜。摆摊儿真这么赚钱?
护士小宋是山东临沂的,她喜欢吃水果,为了降低成本,实现水果自由,她曾通宵研究小程序,去档口考察,最后在线上试着“云摆摊”卖水果。在不断试错后逐渐顺畅,看到顾客们满意的好评,越发受到鼓励,两周收入15139元,也给了她信心,最后决定辞职开店卖水果。
如果有年轻人正在为职业道路迷茫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报道,会不会觉得摆摊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两周赚一万五,一个月赚三万,这个收入远超一般工作。所以不少网友感慨,干护士要上夜班,反正都累,好歹摆摊是给自己打工。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大学生就业力报告》显示,“年轻人的就业去向呈现多元化趋势,选择自由职业、自主创业和慢就业等方向的人数在逐年递增。”
有些关于摆摊的报道列举了一些成功案例,收入之高让人艳羡,同时社交媒体上的“日入五百、月入上万”的帖子随处可见。
问题在于,这是常态化吗?
原护士小宋刚开始做水果生意,两周赚一万五,是不是一个月就能赚三万,一年就能挣三十六万?账不是这么算的。脱口秀演员House在节目中分享自己炒股的经历,他买的第一支股票前两天一共盈利8000元,他立刻觉得,“不会是运气,这必将是今后人生的常态”“今后每一天我都只会赚比前一天更多的钱”,从此可以带着巨额财富归隐山林,但第三天,亏了4000元,第四天又亏了6000元,直至“12万只剩两万五”。
摆摊当然和炒股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不能有稳赚不赔的心态,创业有风险,选择需谨慎。特别要理解“幸存者偏差”,能被聚焦报道的,往往是特别的或成功的,这就使得观者误以为,这种特别或成功是常态。要知道,创业成功是少数,只是不成功的、没有幸存下来的人,没有被人看到而已。更何况,社交媒体上的那些日赚多少的帖子,也可能只是引流贴,人家也是拿教别人如何摆摊来谋生的。真实的数据远没有那么乐观。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大学生创业的比率不断提高,但是创业成功率不足5%。另一个从注册公司的统计数据上看,创业成功率可能是10%以下。80%的创业公司生存时间不超过3年,生存时间达到5年的不足7%。这也符合二八定律,任何行业都如此,出类拔萃者必然是少数。
如果认真搜一搜,也会看到试过摆摊的人发帖说,“每天要站好几个钟头,雨雪天气也不想出去摆摊,很容易摆烂”“摆摊真的不是往那里一站就会有生意,根本无人问津”“摆了摊才知道有些利润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所以,黯然退场者有,热情进场者有,血本无归者有,盆满钵满者有,这才是市场常态。至于,你是哪一种?只能取决于自己,眼光、定位、学习、努力、勤奋、坚持,总要有一些不同于别人的优势。
那么,小宋真的不值得效仿吗?也不是。她值得让人借鉴的,并不是摆摊卖水果赚到钱了,也不是转行放弃护士职业。而是她清晰地为自己规划道路,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对什么有兴趣。遵从内心的勇气和认真研究探索的努力,是她的故事里最闪光之处。有分析认为,如今的年轻人选择摆摊,固然有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观念革新,就是对父母长辈以及社会层面固有的那些职业偏见,那些“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的“社会时钟”的规训,有突围的勇气。
从小到大,有可能学科选择是为了升学,有可能是为了就业,为了稳定,为了收入,但价值天秤最重的那块砝码应该是兴趣。
一位26岁深圳女设计师“洛洛”2018年大学毕业,在深圳多家大公司的品牌部门担任过视觉设计师,尽管在外人看来,设计师工作光鲜、前途光明,但她却觉得工作压抑,最后辞职去了一家宠物店,从零开始学习当宠物美容师。还有一些年轻人越来越反对“精神内耗”,而转向去选择一些在过去被视为低端的蓝领工作。虽然这种思维的背后可能存在隔行如山的判断误区,但是,人生路多一些体验、多一些所谓“岔路”又何妨?
值不值得效仿,不是看别人赚不赚钱或成不成功,而是任何一个勇敢直面内心,又昂头迎向生活的姿态,都是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