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每个研究人员都希望将其论文的价值及影响力最大化。因此,无论是稿件撤稿( ),还是已发表论文撤稿( ),都不可疏忽大意。撤稿可能会对学术声誉带来负面影响,为保持论文发表正常高效,应尽量避免出现此类情况。
#
是指作者本人在论文发表前要求期刊不再考虑发表该论文。作者之所以要求撤稿,通常是因为意识到他们所犯的某些严重错误会影响到研究结论。
#
是指论文在正式发表后被期刊从学术数据库中删除。当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因学术不端问题或内容存在严重错误而受影响时,有必要撤回论文。期刊编辑在知晓有关问题后会启动调查,随后涉事论文可能会被撤回,也可能不会被撤回。
# vs.
和 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发起时间
和 的根本区别在于发起的时间。是在论文发表之前(同行评审前后、同行评审期间或即将发表之前)发起的。待刊论文或提前发表的论文偶尔也会被撤回。与此相反,发生在论文正式发表后。
发起人
第二点不同之处在于发起人。是由论文作者发起的,而是由期刊编辑在知悉明显的错误或欺诈行为、或者收到警惕的读者举报后才发起的。作者本人也可以在论文发表后发起撤稿,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自发性撤稿(self-)。
曝光度
第三点不同之处在于曝光度。被撤稿的论文( ) 、撤稿声明( )对整个科学界是可见的。此类论文作为学术发表记录的一部分,一般被添加标记,而不是被完全删除,其他研究人员不应参考(引用)有关内容。
#的处理方式
期刊出版社将的论文从学术数据库中完全删除,读者可能对撤回的论文或已发表论文的撤回记录一无所知。对于已在网上刊载但未经正式发表或同行评审的论文,相关内容通常会被删除并附上撤稿通知。
#的处理方式
针对,不同期刊的处理方式略有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规做法:
# vs. self-
论文作者发现其已发表的论文中存在重大错误而发起的撤稿,称为self-(即由于论文已发表,主动撤回为时已晚的情况)。与self-均由作者自己发起,两者的区别在于发起时间而非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