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摊夜市卖什么 喜欢这样有烟火气的早夜市,沈阳“地摊经济”火了 ……

喜欢这样有烟火气的早夜市,沈阳“地摊经济”火了 ……,李丹,早市,夜市,摆摊,小摊

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市场、企业、个体工商户活起来,生存下去,再发展起来,国家才能更好!

近日,沈阳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近日发布《沈阳市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提出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统筹兼顾,有序防控等原则。提出加强公共场所体温检测,公共场所防控措施常态化。《工作方案》还提出,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全面开放商场、超市、宾馆、餐饮等生活场所;采取预约、限流等方式,开放公园、旅游景点、运动场所等室外活动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室内场馆,以及影剧院、游艺厅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可举办各类必要的会议、会展活动等。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推进,市民生活也在逐渐恢复活力,连续两天,辽沈晚报()记者分多路实地走访沈阳各大早市夜市,实地探访沈阳市民的烟火气、小确幸、大民生。

白天做房产中介

早晨摆地摊卖拉链

时间:4日早7时50分

地址:铁西区马壮街

两个红色的塑料凳子,上面铺一块蓝色方布,左边摆上十几条女士短裤,右边是几十条各色拉链,李丹的地摊就这样开张了。

李丹的肤色很白,看起来不像是资深的地摊经营者,也正是这一点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李丹摆摊的位置背靠一家房产中介,白天,她就在那里上班。

“前几天来上班的时候看到门前有早市,摆摊的人不少,看别人摆了几天,我也想试一试。”李丹说。

李丹的妹妹开服装厂,一听说姐姐要摆地摊,很支持地送给她一大包货。这样一来,她的进货渠道就不愁了。而且李丹之前打听了,在这里摆地摊,目前还不需要交摊位费用,可以说除了要付出一些时间之外,再没有其他成本。

昨天,是李丹第一天出摊。“我先试试看能不能卖出去,然后再考虑进别的货”。马壮街早市挺热闹,来来往往的人会停下来看一看,有的拿起来摸一摸,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共卖出去两条内裤,还有五六条拉链。

谈及为什么要出摊,李丹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的中介生意“受疫情冲击不小”。“整个上半年,人员流动性没那么大了,也就没有什么人租房子了。以前,一个月能租四五套房子出去,现在租一套出去都费劲。”

中介生意不好做,但门市房租要交,房贷要还,孩子的教育费用要支出,这种情况下,摆摊,多赚一点钱,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平时,李丹的房产中介门市8时多开门,选择摆摊之后,李丹7时就上岗,比之前提前一个多小时。“只是早起一点,对生活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李丹说。马壮街早市一般到8时多,地摊主就都撤得差不多了,马路又恢复原有的模样。

离李丹的摊位不远,有一个卖熟食的门市,摊主称,以前自己只在白天卖货,现在,因为逛早市的人多,为了多赚点,他也把生意延伸到了早市。

昨天早上,马壮街早市还有一个卖袜子的摊位,摊主家住和平区,一早开车赶到铁西,支起一个简易的桌子,上面铺满了各种颜色的袜子。“我平时做袜子批发生意,手上正好积压了一些货,特地开车到铁西来卖,因为这边人比较多。一般一早晨能赚200元钱左右。”

两端设“健康码”扫描处

需测温进入

时间:6月3日晚7时许

地址:彩塔夜市

夜晚,沈城知名的彩塔夜市渐渐灯火闪耀,来到彩塔夜市的人也逐渐增加,越来越热闹。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品牌霓虹灯闪烁,加上小吃的味道弥漫在空中,让人垂涎欲滴。

而进入夜市,两端入口处都需要扫码测温,“这里秩序还是很好的,每个进来的人都自觉测温、扫码,感觉特别规范,进来吃小吃也放心。”

记者观察到,炒冷面、炒焖子、烤猪蹄的摊位前,有消费者戴着口罩排队;而平日里最火爆大排档前,虽然排着队,但大家都自觉地保持着一定距离,有的摊位前还设置着“排队请间隔一米”的提示牌。

“很长时间没来,今天就是奔着烤串来的,解解馋。”一位市民笑着说,“这里的卫生也挺好,习惯了三两个朋友坐在一起小酌两杯、聊聊天,放松放松。”

还有市民是下班后从远处特意赶来的,“就爱吃烤冷面,已经两三个月没吃着了,下班后把车停在家里,跟朋友约着坐地铁过来。本来还有点儿忐忑,顾虑安全问题,现在看到夜市两侧都设置了‘健康码’扫描处,还有专人挨个给测量体温,觉得挺好。现在市民自己也知道注意,再有专门的部门给管着、督促着,很放心。”

第一天卖山药

3小时卖出200多元

时间:4日早7时30分

地址:北文萃早市

“扫码测体温……”这样的提示音在北文萃早市循环播放。一位市场工作人员对前来买菜的市民一一测量体温。早市一端摆放着一个大牌子,上面有早市进入流程,“必须佩戴口罩”几个红色的字体特别明显,下面还有二维码供市民扫码。

早7时30分许,不少市民拎着各种水果和蔬菜离开早市,也有一些市民是刚刚来到市场买菜。蔬菜、水果、包子、油条、杂粮……早市摊位规范排列,除了马路两侧各有一排,马路中间也设置了两排,摊主都穿着同样的红色马甲。

一个卖山药的摊位前吸引了两位顾客,他们各自挑选着自己中意的山药,“我想蒸着吃,想选一些细的。”一位顾客说,有段时间早市没开,买东西特别不方便,现在好了,早晨起来买点新鲜菜,还锻炼了身体,对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

摊主给顾客称重后,用塑料袋装好,笑着说吃好再来。摊主姓杨,今年50多岁,老家在辽宁黑山,平时除了打点零工外,就靠种庄稼过日子。“想着多挣点钱,也没啥技术,赚点辛苦钱,卖菜补贴家用吧,今天早晨4时多就出来了,第一次出摊,仨小时卖了200多元钱,成绩还不错!”

杨先生说他的摊位每月要交400多元的摊位费,“赞成收这个钱,环境卫生,包括秩序都得有人维持,有专人来维护这个好环境,我们商户心里也踏实,我相信一天会比一天更好!”辽沈晚报记者 胡月梅

商户一早上

卖1000多斤小柿子

摆摊夜市卖什么 喜欢这样有烟火气的早夜市,沈阳“地摊经济”火了 ……

时间:4日早7时40分

地址:和平区八一早市

家住沈阳和平区中山路附近的赵大娘每天早起在家附近的公园健身后,都会去趟“八一早市”,逛早市已成了赵大娘和周围邻居们的一种习惯。

“八一早市”是沈城最早的马路市场之一,这里不仅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还承载着不少沈阳人的美好记忆。

很多家住附近的居民,都喜欢经常逛逛“八一早市”,退休多年的李女士昨天推着小推车买了黄瓜、西红柿、鸡蛋和花椒面。“我天天早上都来早市,都习惯了,不来总像缺点啥,离家近,早市买菜新鲜又便宜。”李女士说,因为每天来早市,自己平时会少买些,第二天再来买新鲜的,到了周末子女回来团聚时,她会多买几样。“女儿前年想在南边给我和老伴换新房,我没同意,在这边住惯了,邻居都熟,还有这个早市方便。”

陈海蛟和李颖是“八一早市”的老商户,夫妻两人冬天早市卖干果,夏天卖水果。近期,陈海蛟集中卖圣女果小柿子。昨日上午8时许,临近“下行”,货车上塑料箱几乎全空了,小柿子5元钱三斤的价格,很受欢迎。“这一早上差不多卖出一千多斤,这几天几乎天天都能卖这些斤,”陈海蛟说,“管理挺正规,商户都挺和气,客流量大,我们几年前也看过其他地方,后来定的这里。”

和平区八一早市市场主办方负责人张冬成介绍,“八一早市”摊位有147户,带动就业约500多人。

“小白菜,无公害,自家地的,便宜卖!”家住和平区长白地区的菜农张玉新昨早卖出500多斤蔬菜,因为自家的地,自己种的小白菜、油菜、菠菜……在“八一早市”有不少老主顾来买他的菜。

张玉新表示,在“八一早市”五六年的时间,天暖和来早市出摊,一个夏天收入约有5万多元,每天“下行”后回家到地里继续干活。

沈阳市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八经市场监管所所长王栋梁介绍,在“八一早市”,每个食品摊位都悬挂了食品摊贩登记备案卡和健康证。定期安排商户体检,保证百姓菜篮子同时也保证食品安全。

摆地摊卖口罩

最多一天卖1000个

时间:4日早7时10分

地址:铁西区南六路、启工街早市

“我这个口罩不渗水,我给你试试”,说着,邱大姐抽出一个口罩,打开矿泉水瓶开始往上面浇水,水没有从口罩中渗出来,而是沿着口罩外沿滑到地上。

自从摆摊卖口罩的这半个月以来,邱大姐对测试口罩是否防水这个动作操作得十分熟练。“前些日子生意不错,有的时候一天能卖出1000个”。

昨天一早,邱大姐来到铁西区南六路一家农贸市场门口,和妹妹一起摆起了小摊。摊位十分迷你,只有一张小桌子那么大,贴地横着摆放了十包口罩,标价5元一包,一包里面有10个口罩。

邱大姐以前是做展销生意的,经常在商场里包下一块场地卖服装,然而在疫情期间,商场客流骤减,再做这种展销生意基本就是赔钱,因为半个月的摊位费就要七八千元。

现在,邱大姐找了一份在饭店当服务员的工作,白天9时30分上班,闲不住的她发现摆地摊是个不错的商机,在时间上也不和工作冲突。于是她进了一些口罩,开始在地摊上兜售,“开业”半个多月,每天能赚50元到100元,“赚出个生活费应该是没有问题”。

“我以前经常去十二路那边的早市摆摊,今天没有过去,就在这里卖一卖,我进的口罩基本都卖得差不多了,过一阵儿我寻思进一些女士夏装卖一卖”,邱大姐说起自己的“生意经”——“干早市,就得什么应季卖什么”。

随后,记者赶往邱大姐口中“十分火爆”的十二路早市,也就是沿着铁西区启工街从南十路到南十二路的一段开放早市,摊位基本都摆在人行道上。这里人头攒动,十分热闹。

一位姓张的大爷说:“早市热闹,不买也愿意逛逛,但逛了又不可能啥也不买。”另一位姓宋的阿姨说:“早市的菜价比超市和农贸市场里的都便宜不少,而且有些水果是刚从地里拉过来的,既便宜还新鲜。”

一个买主问摊主:“在这摆摊收费不?”摊主回答:“不收啊。”买主听了一乐:“那明天我也来摆。”一旁一个卖“多肉”的大姨接过话茬:“那你得早点来,我今天早晨4时30分就到了,才占着这么一个位置,昨天5时来的,差点没摆上。”

花甲粉出摊第三天

挣近400元

时间:6月3日晚6时40分

地址:万柳塘夜市

傍晚的万柳塘夜市逐渐热闹起来,卖苞米的、卖烤串的、卖衣服的……随着夜色渐浓,前来“逛夜市”的市民也逐渐增多。一位锡纸花甲粉摊位前坐着几位顾客,摊主的几个小炉子上同时加工着好几份花甲粉,忙得热火朝天。

摊主今年50多岁,手法娴熟,只要在摊位前短暂驻足的人,她都热情招呼,“老妹儿吃点儿不?今天小海鲜可新鲜了,给你多加点料。”

看得出摊主是个极勤快的人,她说此前就一直在这个夜市出摊,每天下午4时过来摆摊,晚上9时左右回去,每年的夏季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今年情况特殊,前段时间没来,生意受了不少影响。今天是第三天出摊,第一天客人不多,每天只能卖二十多份,去掉成本能赚个两百多块钱。这两天顾客逐渐多起来,每天能卖出去30份以上了,去掉成本,利润能有三四百元了……”她说,虽然今年情况特殊,但她坚持注重食品卫生,肯吃苦,勤快点儿,踏踏实实提高餐品的质量,相信回头客都会多起来,日子能够越过越好!

有顾客说,眼下天气越来越热,下班后去附近公园溜达一会儿,顺便来点小吃也算是一种放松,“我比较喜欢夜市,相比大商场,小摊上的商品经济实惠。晚上消食出来走走逛逛,买点家用的小物件和水果什么的,挺好。”

晚6时许,夜市更加热闹,前来的市民越来越多,锡纸花甲粉的摊主认真地做着每一碗花甲粉,微信收款的提示音不停响起。

过渡期提高食品品质

积攒回头客

时间:6月3日晚9时

地址:兴顺夜市

6月3日晚9时许,兴顺夜市里灯火通明,伴随着热情的叫卖声,川流的人群,虽然这里并不冷清,但受疫情影响,与往年相比,这里的“热闹度”还是降低了一些。目前,兴顺夜市从每日的下午4时开始营业,一直持续到晚间11时,在周六、周日则营业延长至晚11时30分。

李大姐在兴顺夜市专门制作销售台湾小吃多年,她告诉记者,对于今年的生意自己感觉压力非常大。“今年我们四月份开始营业,这两个多月的销售情况来看,销售额下降很多,我和别的商户也交流了,无论是夜市里的大小商户,都面临着顾客减少销售额下降的情况。”李大姐说,这段时间让她对自己的这个小买卖有了一些思考的时间,并且新闻上提到的地摊经济,她也开始关注。

“我觉得我应该利用现在这段顾客较少的时间,去做好自己的产品,提升品质,多积攒回头客。现在有顾客光顾我的摊位,我都会和顾客聊聊天,问一下我做的小吃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因为今年的特殊情况,李大姐也有了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夜市还推出了网上下单、跑腿送餐的业务,我也尝试给网上市民提供了服务,不用来夜市现场就可以吃到我做的美食。还有团购、电子优惠券等活动,吸引顾客。”李大姐说,最近这段时间,顾客有少量增加,“希望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吧。”

现在最火的发帖平台

企业网管工作职责 公司网管岗位职责描述精选篇9

2024-5-5 22:01:50

现在最火的发帖平台

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十个创业九个死,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

2024-5-5 22:02:09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