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案例简介
(一) 背景和经过
学生C某,本科学生,家庭经济较为困难,性格内向要强,不擅言辞。高中成绩较好,在县重点,大一上学期性格开朗,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但是却挂了一门数学,此后一蹶不振,无心学业。
到大三时由于经常通宵打游戏挂了3门数学科目,辅导员告知其家长并要求他假期期间好好复习准备补考,该生也答应好好复习,大四开学前由于受疫情影响,由于没有家长的管束,学生生活作息极其紊乱,自我放纵,学习效率低下,晚上熬夜不睡,白天赖床不起,饮食不规律,临近开学,还有多门课程面临未复习状态,表现出焦虑,表示要直接放弃考试,大四以后再重修。
大四开学到校后,该生经常失眠,情绪低落,复习也是效率低下,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补考结束后所有科目均未通过,面对十几门没有通过考试的课程,20多学分的学业警示,小C甚至产生了结束自己生命的念头。
(二) 问题关键点
1、从事件分析来看,属于由于学业困难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开展学业警示教育和帮扶工作,究其原因可能由于其自我约束力、自我管理能力缺乏,未达到自我过高的要求后导致其自暴自弃加之受疫情影响不能合理安排时间,沉溺游戏从而导致学业困难。由于学业困难进而影响到该生心理健康状况。
2、如果不及时解决,该事件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目前学生已经处于失眠状态,情绪低落,且临近毕业还有多门课程需要重修,压力较大,若不能及时解决帮扶,可能会导致严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
02
案例分析处理
(一)对案例的分析
1、首先解决现状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了解辨别小C的情况,找准问题根源,开展针对性帮扶,加强对小C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逐步培养小C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强的优良品格。
2、帮助其解决学业问题。告知其学业管理相关规定,安排专人等进行帮扶,对于重修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逐步帮助其养成自律的习惯。通过安排优秀的学生骨干对小C同学开展帮扶、制度、教育、引导以帮助他顺利适应校园生活并找到大学“正确的打开方式”。
3、家校联合,联系该生家长到校陪读。家长的熏陶和启蒙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建立“家校联系制”整合家庭和社区德育渠道,通过与家长建立长期联系,加强彼此间沟通和联系,逐步形成“一体(以高校为主体)两翼(家庭和社区)”式协同模式,进一步最大化育人合力。
4、由点及面,从个体案例反思学生群体的学风建设问题。针对该生个人层面,应加强后续的学业帮扶思想引导和情感疏导;针对各班级应该加强学风建设,养成每日晚自习的好习惯,学生之间相互帮扶共同进步的良好学风。
综上,该案例属于学生因学业问题进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隶属于学风建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学生解决学生学业困难以及“挂科”后可能引发的心理危机两方面着手。
(二)实时处理办法
1、尽快了解情况,坚持问题导向。迅速与小C谈心谈话掌握其心理状态并进行疏导,通过与心理委员,宿舍同学,任课教师,小李,学生家长多方面的情况了解,在倾听,共情,聚焦等谈话技术的辅助下,初步判别小C的心理状况,如果只是发展性的心理状况,要教会小C正确认识自我,正确看待困难,以及宣泄、移情等压力缓解调适的基本方法。
并安排舍友作为信息联络员对其状态保持高度关注,如有异常行为,及时向辅导员反映;如果小C存在抑郁、焦虑等症状为代表的疑似障碍性心理状况,就要迅速联动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小C开展预评估和专业性帮扶,根据心理咨询中心的评估结果,同时联动学生家长,及时转介至专业精神卫生机构进行诊断乃至治疗。
在对小C的重点跟踪中,将掌握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并与家长全程进行沟通配合。工作过程做好台账记录,确保有据可查。
2、加强分类指导,做好学业规划。大四学生处于身份转化的关键时间,矛盾点多,心理压力大。
因此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从学业困难、情感困扰、求职压力等不同层面对毕业生心理状况进行系统梳理,联动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委员、心理社团、论文指导老师等形成工作合力,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防患于未然。
3、保持工作跟进,树立闭环思维。加强对小C思想、学业、就业、心理等方面的跟踪及指导。在征询小C意见的基础上,选择其信赖的同学开展学业帮扶,同时了解他的就业意向,做好就业精准帮扶,促进他尽早就业。
同时,如果帮助安排专业医学机构诊断为心理疾病,视情况严重成都按照医嘱,联动家长开展治疗,根据治疗需要,配合做好学籍管理等相关工作。
4、强化引导教育,确保防微杜渐。以此事为契机,在全体学生层面广泛开展年级学风建设工作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等,构建以优良校风、优质教风、优秀学风为目标的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分挖掘育人元素,开展相关特色育人活动。
03
案例启示
在高校中,因为学长自我约束力、自我管理能力有限,部分同学缺乏独立性和自觉性,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沉迷于网络和游戏等各种负责原因,导致了学业问题。此类学业困难问题在大学生中情况较为常见,如何解决学业困难学生的学业问题,是高校辅导员面对的重要课题。
在实际情况说,学业困难学生往往还伴随出现经济困难、心理健康障碍等其他各类问题,必须针对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妥善处理,建立科学、高校的学业预警和帮扶制度不仅能够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能够有效避免高校由于勒令学生退学或延迟毕业带来的社会不稳定的风险。
(一)时刻防范“灰犀牛”,建立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台账。
本案例中,小C的学业问题在前2年均未得到重视和发现,以至于矛盾像“灰犀牛”一般向我们横冲直撞,使工作陷入被动,因此必须重视引起学业困难问题的源头,从大一入学开始,就常态化规范化做好筛查,教育和帮扶。
小C性格内向,对自我要求高,由于一门数学科目的挂科引发了该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果能在早期针对该生出现的问题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学习过程监督、考试复习管理等,及时反馈其日常出勤情况、期末考试复习情况、考试成绩情况,才能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针对小C情况,应指定“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台账,将具体帮扶工作落实在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中。
(二)抓住关键的“独角兽”,解决其学业困难的同时关注其他问题。
选择突破口的关键在于把握教育对象思想上的特点、矛盾和认识上的焦点。对于小C这样的学生而言,既要解决心理问题,还要关注其家庭困难,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等加速心理问题催化的实际问题,我们强调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工作原则,要能在关心人、帮助人中教育人、引导人。
本案例探讨有效的解决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体解决措施如下:
(1)通过建立一类专门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健康的档案数据库。心理健康档案包括心理状况普查表、心理动态调查表、心理问题调查各类量表、咨询档案的汇总和评估、危机应对方案及相关案例等。
(2)构建心理健康指标评价、危机干预防控两套体系,构建心理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3)同时依托学生会、党员组织、班级等三级组织,发挥学生组织在困难帮扶中的作用。
(4)学业困难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这一部分学生的困惑相对集中,具体表现在适应环境、人际交往、学习等多个方面,日常生活中可能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此类学生只有尽早掌握其心理状况,方可精准定位困惑。
做好心理干预工作,帮助学生疏解心中的困难并树立对未来生活学习的自信心,以积极健康的姿态面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三)家校联动形成 “育人同心圆”,持续追踪学业情况
辅导员负责给受学业预警的学生家长学业情况告知书,并与家长保持家校联系。对于学业特別困难且出勤情况不佳的学生,重点联系学生家长,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保持与家长的常态化联系。
本案例中,辅导员及时劝说家长到校陪读,每天督促学生出勤上课,同时及时向辅导员反馈学业情况。
最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小C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定期作息,改掉了沉溺游戏的不良习惯,按时上课提交作业,在大四一年完成所以课程顺利毕业。
作者简介
重庆大学
经管学院 吴春生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