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脉脉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关于哔哩哔哩诉脉脉一案的声明》,已就“B站起诉脉脉不正当竞争胜诉”一案与B站达成和解,脉脉不存在利用虚假用户发布传播虚假不良言论、构成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该案件一审判决书显示,2019年3月28日,名为“哔哩哔哩员工”的帐号在脉脉职言发布了一则“B站,能睡小姐姐。我睡了四个”的热门评论,同时引发了其他网络平台的转发和引用。
B站以“利用虚假用户发布、传播虚假不良言论……构成商业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为由,对脉脉提起诉讼并索赔300万元,一审后法庭判决脉脉赔偿B站30万元;其后,脉脉提起上诉。经法院调解,脉脉依法向法院提交涉案发布者信息,赔偿8万元,最终达成和解。
天眼查显示,自2015年起,脉脉曾被微博、百度、字节跳动等多家企业提起诉讼,涉及名誉权纠纷、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不正当竞争纠纷等多种案由。
(脉脉相关法律诉讼,天眼查)
在声明中,脉脉称,不会利用“虚假用户”身份针对任何一家企业或事件,发布传播虚假信息;并再次强调了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不会以任何形式向任何第三方提供职言区发帖用户信息。
互联网资深人士冯大辉称,网络平台的匿名并不可靠:企业发现影响商誉的匿名内容会提起诉讼,若平台保护匿名用户不提供真实信息,则会一同成为被告。
(冯大辉微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脉脉职言区“哔哩哔哩员工”匿名用户涉案发言是在2019年3月28日(星期四)。
仅三个工作日后B站律师就从上海“杀”到北京,于4月2日(星期二)向脉脉提出“提供用户信息”的要求,期限三天。
在脉脉拒绝向B站提供用户信息后,B站该上海律师曾到东升派出所报案,企图借助公安力量非法获取用户信息。开庭中,脉脉提出上诉过程记录做庭审笔录和录像的要求均被法庭拒绝。
这一方面反应出,互联网公司对职场负面信息的敏感,另一方面也直接表明,脉脉的用户信息保护在面对司法诉讼时的“无力”。
脉脉称,对于谣言诽谤、恶意中伤个人、企业和行业的言论,会依法配合执法部门进行调查,并直言职言区并非完全匿名。
多多买菜员工猝死一事,最早就是在脉脉上被拼多多员工匿名爆料的;其后,拼多多前员工“王太虚wray”(网名)又拍摄到拼多多楼下有人被救护车接走的照片,并匿名发布在职场社交平台脉脉上,30分钟后他被主管和HR约谈后辞退。
职场社区的匿名区一方面成为了“谣言”的溯源地,一方面也满足了职场人八卦、公司情报等职场信息的交流。
公司、组织、个人间的理念冲突、利益博弈不会消失,揪出那个“匿名发帖人”的案例就会不断重现。
B站通过向脉脉发起诉讼来获取相关匿名发帖人信息,是走了司法途径;拼多多则直接通过搜索当事人“王太虚wray”脉脉ID找到其本人——
前者证明,揪出匿名者存在“司法破解”的办法,后者则暗示了匿名在技术上也是不可靠的。
脉脉对“王太虚”事件迅速回应,称平台的信息保护使用的是“非对称加密技术”,即使是脉脉内部员工,也无法获取任何个人相关信息。
字母榜向互联网资深技术人员刘冠醚(化名)了解到,所谓的非对称加密技术就是不可逆技术,“一般网站都可以查到发消息的用户信息,对称算法是可以算出来的,但非对称算法就是说不能被算出用户信息。”
据虎嗅报道,相关信息安全专家指出,从技术角度来讲,如果不是脉脉向第三方提供发帖用户信息,还有一个可能是,该员工是在拼多多内网通过桌面浏览器登陆脉脉时,他访问的网站被边界防护的设备记录到,拼多多就能快速找到该帖子的URL,匹配到内网的IP地址,从而定位到人。
“稍大点的企业都需要对流量进行监控,在出口的流量上使用IDS等防火墙设备,记录下访问的网址资源。”
脉脉借“匿名”崛起,也因此惹了不少麻烦。
2015年,脉脉因非法抓取新浪微博用户,被告上法庭,2017年5月,某匿名用户发帖“爆料”ofo内部贪腐,被后者告上法庭。
2018年7月25日,北京网信办、公安局约谈了脉脉负责人,针对脉脉匿名版块存在用户匿名发布谣言侮辱诽谤他人,侵犯他人名誉、隐私等合法权益的问题,责令其限期关闭匿名发布信息功能,全面整改。其后脉脉的“匿名”板块被关闭,当月底“职言”上线。
相比此前的“匿名板块”,“职言”最大的变化在于,匿名者匹配并显示的是具有唯一性的ID马甲,不可更改且关联身份认证。
这样正暗合了拼多多所称,是通过搜索脉脉ID找到“王太虚wray”的。当“匿名马甲”与个人信息高度关联且不可更改时,“匿名”也就是“实名”了。
举个例子,严格意义上来说,鲁迅是“匿名”,也是“实名”。
图注:电
视剧《楼外楼》桥段
职言上线之初,外界就质疑其“匿名”功能,知乎上有一则问题为“如何看待脉脉将匿名改成职言?”
有回答:“匿名已经消失了,就像把大水池子上面的布给掀开了,游是可以游,横冲直撞是不可能了。建议以后公司收集员工信息时加上一条,脉脉职言ID。”
“从商业角度出发,国内做职场社交产品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资深产品经理、科技作者判官认为,脉脉产品价值和活跃度很大程度依赖职言“匿名”板块。而匿名之所以能成为脉脉用户量增长擘肘的原因,是因为匿名发言容易激发人的戾气和黑暗面。
“用户不用对言论负责,即便事件内容真实,也会歪曲真相。”
判官指出,从产品技术角度考虑,后台会留下数据传输和存储信息痕迹,用户身份暴露只是时间、概率和方式问题。
也就是说,脉脉的“匿名”,实际上是建立在技术和产品双重“实名”的基础上。
国内网络实名制最早于2002年被清华教授李希光提出,“中国人大应该禁止任何人网上匿名”;2008年“**”期间,网络实名制立法进程启动;2012年12月25日,我国拟立法规定实行网络身份制管理,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用户发布信息的网络身份管理,将实行后台身份管理。
国内网络实名制提出和立法推进都不算晚,但实际上,真正推进国内网络实名制的是三大运营商实施的号卡实名制——
自2015年9月1日起,电信企业销售手机卡必须进行本人身份证认证,且对非实名电话卡老客户实行限制通信、业务,督促非实名老客户尽早办理实名登记;而移动互联网入网及腾讯、阿里、百度等企业提供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则必须与手机号绑定,至此,国内网络实名制在制度和技术上完成统一。
如2017年6月,百度网盘要求用户使用服务必须进行账号实名认证,未验证手机号的账号会强制退出,验证后才能重新登陆;2017年6月1日起,知乎要求用户使用知乎服务,必须验证手机号,实名认证后,用户可以选择“后台实名,前台匿名”。
匿名使人们更容易在网络空间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因而,谣言、网络霸凌等现象几乎伴随了互联网社交服务发展的每个阶段。
2014年初,国外匿名社交软件上线,仅仅推出45天,就获得860万美元的投资,几个月后又获得2500万美元B轮融资。短短一年时间吸引了1500万用户,一度引发了社交巨头的焦虑。
由于发帖者人不用担心身份问题,成为小道消息、自我抱怨以及网络暴力的集中地,于是上线仅仅16个月,就宣布关停。
其创始人大卫·比托(David )称:“背离了我创业时的初心。”
2019年1月15日,快播创始人王欣高调推出社交产品“马桶MT”,定位于“匿名打探秘密神器”,称微信上所有禁止传播和删除的内容都有可能出现在上面,就像一个人脉暗网。不过,“马桶MT”仅上线一天,便因“涉黄”被封杀。
俄罗斯知名社交软件电报也是一款“匿名神器”,这款跨平台加密即时通讯工具现阶段月活用户数近5亿。最大的特点是,设计产品时就做了“端对端”讯息加密,不被任何第三方组织监控,任何通讯记录都不可能遭外力破解,号称“犯罪天堂”。
2018年8月,修改了隐私政策,执法调查单位若能证明特定用户是犯罪分子,可以配合法院提供用户IP、电话号码等资料。
不过在2020年10月份通报的一则案情中,苏州警方就通过网上侦查收集、网下蹲点核实的办法破获了一起通过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
技术乌托邦本不存在,它既不能庇护犯罪,也很难绝对保护个人。
脉脉在回应跟B站的诉讼纠纷的声明中指出:我们呼吁员工、公司、平台之间在“真实”的基础上,负责任地、理性地对话。
匿名的诞生,并非是在互联网诞生后才出现的,实际上,长期以来“匿名”一直以来都是人与人、人与组织交流的方式。如“匿名举报”就是一种保护发言人的制度设计,因而与之相对应的“实名举报”,则颇有种英雄主义情节。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对内对外的交流缘何成为困境更值得思考。
2019年10月,华为心声社区出现一篇“研发兄弟们对不起,我尽力了”的帖子,发帖者胡玲是一位从研发转岗到HR的华为员工。
在这篇“实名控诉”长帖中,胡玲讲述了华为HR团队和领导与原本的工作职责背道而驰的问题:
●当研发员工月加班160多个小时的时候,HR团队领导只关心160个小时中有多长时间是划水;
●HR领导吃着公司200块一对的大闸蟹,却认为给食堂提意见的研发应该清退;
●当32岁的研发绩效B+被劝退的时,40岁的HR同事上班摸鱼绩效三连B却还随心所欲。
因为深感自己的无力,胡玲将这些亲身经历实名发布在内部社区中,一周后,任正非转发了这篇帖子并称:心声社区是罗马广场,大家可以充分表达不同意见,就是论事,基于事实和证据,不能臆想和猜想,也要注意保护被投诉人与公司业务无关的隐私。
任正非还强调,关于公司的讨论集中在内部社区,不要传播到外部社区。但这件事还是在知乎、微博等平台引起了众多讨论。
其后,胡玲接受了内部调查,不久后提交了离职申请。
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指出,企业管理中常常把沟通当作上对下的事,是主管对下属的事,但更重要的是双向沟通。
这关系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难题,随着管理者的层次越来越高,就很难看到企业内外部的问题,因而内外部的沟通是否通畅就会影响公司的管理决策。
拼多多等新兴企业越做越大,其管理问题就会越来越突出。
红星新闻报道,拼多多公司内部论坛,员工在微信组建的兴趣群、校友群一旦被公司发现就会要求逐一解散。
“很多人干了一两年,连身边同事真名都不知道。”
黄铮在全员信强调员工要坚持本分,面对质疑先求责于己。有拼多多员工在网上讲自己刚入职时,HR七天入职培训讲了半天“如何做到本分”。
在拼多多,员工一个月的工时若达到300小时,系统会显示“您已本分”。
内部交流的闭塞和对”本分文化“带来的压抑必然会导致其内部管理乃至业务上的问题难以进行有效的内部沟通,从而致使员工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
腾讯企业文化部总监陆文卓曾介绍:2005年,腾讯将公司价值观定为“正直、尽责、合作、创新”;2011年,腾讯将“尽责”更新为“进取”,更加强调员工的主动性。“尽责”的代言动物是蚂蚁,在超过90%员工参与的大商讨中,最后海燕被评为“进取”的代言动物,典出高尔基。
腾讯内部还有社区氛围比较开放的是BBS和乐问,曾有腾讯员工在社区吐槽财付通支付体验差,马化腾还回复了:财付通是很烂。并由此引发了员工间对产品的大讨论。
2017年夏天,字节内部论坛里出现很多宣泄情绪的帖子,管理层认为,这种现象违背了字节“坦诚清晰”的企业价值观,当即开会讨论“头条圈是否有必要实名制”。
最后全体在社区投票表决 “是否匿名制”,最后两方各占一半,但匿名依然得到了保留。
不久前,张一鸣在公司内部游戏群中发现群里人在上班时间一直聊天,语气不满地问“大家工作是不是很空闲?这种现象是不是很常见?”
随后,有员工直接@张一鸣正面回复,大致意思是大家并没有花太多时间聊游戏,导致影响工作。后续该员工在知乎上回应“被辞退”传言称:我司真实坦诚清晰,我照常上班,无任何后续,请大家不要传谣。
与其他互联网公司不同,阿里内网是实名制。
一家10万多员工的企业,感情纠纷、欠钱不还、出轨事件……屡见不鲜。员工们在社区无论发什么帖子,按阿里规则:永不删帖且实名制。
“同事们觉得对,会给我加分,觉得不对不同意的,扣分也多了去了!有时候芝麻(分)都快要被扣光了。”马云曾公开介绍自己参与内网讨论。
从内部看职场社区,一是沉淀企业文化,二在快速发现管理、业务问题,解决问题;在外部则是员工释放压力,交流信息的必然。
任正非曾讲过:“凡是不能使用自我批判这个武器的干部都不能得到提拔。”
扁平化,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备受推崇的一项管理理念,但在实际推进中总会面临各种摩擦。自我批判固然重要,但来自集体讨论、公众关注的外部压力的助推有时候更为有力。
“牢厂”、“南山必胜客”、“坟厂”……这些年发生的相关公共事件指明,企业管理的问题不仅会激化内部矛盾,更会时常外溢为公共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事件传播中的“匿名”与“实名”,而是企业对内外部意见能有多大的包容和吸取的诚意。
毕竟,公共议题“有来有往”的讨论比个体批判更有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匿名”不应是浪漫主义,“实名”也不应是英雄主义。
参考资料:
《B站追杀员工,何必太用力——B站诉脉脉不正当竞争案内幕》金薇说法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