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近期关于年轻群体、上班族摆摊的新闻层出不穷。从白领利用业余时间卖烤肠,到银川本地飞饼哥成为网红。年轻群体摆摊屡屡受到媒体的关注,一定不是偶然现象。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群体,35岁就业难的群体,厌倦了996内卷的群体,都在将自己的目光转向摆摊。
那么,摆摊能够解决多少问题?这到底是向现实妥协,还是看准了另一次机会呢?
观点一
生存为先摆摊就摆摊
年轻人进入社会,首先要解决不靠父母、不靠家庭之后的独立生存问题。这是必须要面对的现实,只要是在合法范围之内的工作,都可以去尝试,摆摊只是其中一种谋生手段,不应该被过多标签化,而且摆好一个摊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学习进步的成长之路呢?
摆摊不应该被标签化,其就是一个谋生的手段。摆摊被标签化是因为跟年轻人、高学历画上了等号,在传统的社会舆论下,有点难以接受。但如果反过来看,摆摊者拥有了高学历,是不是又变得很励志。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果愿意将摆摊作为谋生手段,至少说明他们是愿意去用勤劳的双手、认真的态度,来迎接即将开始的社会身份,这点就值得鼓励。
摆摊成功也需要用心经营。别小看一个摊位,想要摆成功,也并不容易。物料采购多少合适,口味如何调试才能保持,怎样服务才能吸引回头客等等诸多环节都要考虑并做到位,才能将自己的摊位做出业绩。而这个过程不比在任何一个岗位上容易,从这个角度讲,也是年轻人展示自己能力的体现。
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受教育背景,对于摆摊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有人把泡面小车经营得生动活泼,有人却只能勉强谋生,这背后一定有不同的东西在驱动。但无论如何,活下去是当前年轻人的必然选择,只要能活下去,甚至是活得更好,摆摊没什么不可以的。
周志翔
观点二
摆烂,不过是外人口中的玩意儿
聊到摆摊,很多人都承认不容易,除了位置、选品、货源这些经验技巧,心态将决定你能否坚持下来。一句话,真不比其他活计轻松。选择摆摊就选择了一项挑战,也许对了你的专长,也许露了你的无能。那干嘛要摆摊呢?
讲个故事吧。曾看过一部纪录片——《这货哪来的》,里面有三个年轻人在深圳华强北卖手机壳,团队核心伊哥被视作“拥有极大卖货天赋和顽强的沟通能力”,对他的摆摊哲学,纪录片这么描述——首先,地盘要足够大,十米长的壳山壳海,让过客的眼睛难逃混乱之美的巨大引力;其次,要站得最高,最大限度扩展贱卖的消息;最后,要舍得,精美礼品随送,瑕疵壳子也白送,但话不要多说,这样他们才能沉浸在壳山壳海的混沌之中……
时而摇摆的镜头下,解说词轻松而魅惑,也许只有摆摊人才懂那短短几句背后的摸爬滚打。挣钱了吗?挣了。从富士康辞职去摆摊,伊哥靠卖手机壳赚到手术费,“救了父亲的命”。而他自己,还想留在深圳,再努努力,买个房子,哪怕知道根本买不起。因为习惯了这里,就像他们团队的幕后支援“头灯大叔”那样。
在每一个“华强北”,有故事的人都不少,外人口中“摆烂”那玩意儿,于他们却是生活的奢侈。可即便靠价格战做生意,亦或走进线上直播普及电子产品知识,顺道链接商品橱窗,这样的生意都注定难以长久。电商的出现让供应链大佬们找到了产品新的销售天地,“一件代发系统”的黑科技设备实现了一壳一码、串联下单、生产、发货的全流程,网上卖出一个壳,后端接到通知才会生产一个壳,这就意味着像伊哥这样的尾货处理商会逐渐减少。
我们并不知道在多方博弈的系统中,伊哥们该如何夹缝里求生,但“蛇有蛇路,拐有拐路,只要能在这个市场上生存,一定有他生存的方式。”当然,出于兴趣玩票的另说。可那也不是摆烂,真正混日子的,早从里面就烂了,根本不用“摆”。
刘薇
观点三
给摆摊一个机会
为什么大学生,白领就不能摆摊?当下各路媒体聚焦目光于年轻人辞职摆摊,就是利用这种身份之间的巨大差异,加上客观环境等因素,制造贩卖焦虑。抛开一切有色眼镜来看,摆摊就是一项工作而已,而且是当下门槛最低的工作,没有35岁的就业门槛,也没有职场的各种奇葩规定和歧视,只要相关手续齐全,一辆小车、一些原料就能出摊,同时还有可能以此起步,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是一份不求人、不求佛、只求己的选择。
小摊虽小,但也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积少成多也是不小的体量,更别说它们未来还有成长的空间,毕竟多大的企业都是从小摊小贩做起的。既解决了就业,又带动了城市的烟火气,还让城市发展有更多的机会。因此,对于这些愿意靠自己双手养活自己,创造未来的年轻人,城市的管理者,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包容,让他们能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怎么摆好摊上,给他们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把自己的事业做好。这就是对当前社会最大的贡献。
吴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