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从内地初到兵团的人而言,师部、团场、连队这样颇具军事色彩的名字会是一个地方的名称,让人充满好奇;天山南北的兵团人见面问候,不是您是哪个镇哪个村的人,而是您是哪个团哪个连的人,更让人不解。村庄承载了人们的乡土记忆,而连队承载着一代兵团人的集体记忆。
听北疆团场的老辈人说,过去到了春节,正是团场最冷时节。冰雪封路,积雪几乎和电线杆平齐,人们早已经分不清哪里是路面哪里是路基。艰难的采购年货之路成了一代人的记忆,记忆不是苦难而是趣味、甜蜜。在团部机要室给老家亲友打个长途电话拜年,是军垦人过春节的最大慰藉。
一过腊八,团场集市上渐渐有了年味儿:窗花、年画、冻海鲜、糖果、干货、牛羊肉、锅碗瓢盆、衣帽鞋子,不一而足。这集市由周边的商贩自发组成,天不亮,一辆辆微卡车就开进团部,架起火炉、支上塑料布棚子、卸货、摆摊。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天气对卖冻货的商贩来说,室外的环境就是天然冰箱,冻货就地摆放,商贩们操着各自的方言叫卖。河南商贩见有了买主询价,立即热情地迎上去:“老乡,恁要点啥?”那边卖水果的陕西商贩说:“乡党,咱这苹果是冰糖心,先尝后买,不甜不要钱!”
集市上两位老熟人见面,通常是这样寒暄:
“年货备好了没?”
“有啥备的,现在天天像过年,买几条带鱼,过年娃娃们要回来,给小孙子炸带鱼吃!”
时光静谧而安逸,老一代兵团人的记忆中,到了春节,分油、分肉、分糖果是少不了的。兵团人的春节是有肉吃的,尽管尚不能大口大块地吃,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得,因此过年的记忆就是——吃!那几天,大人不会限制孩子们的饮食,孩子们肚子里像长了“掏食虫”一样。
团场大喇叭是团场人春节记忆里的一道风景。广播员都是团场年轻的姑娘小伙儿,声音甜润厚重,团场的大小事情都经由他们再通过大喇叭播放。团里的职工可能不认识团长、政委,但一定知道广播员。春节期间大喇叭里总是播放喜庆的歌曲,既有战斗力、鼓动力又有亲和力。
团场人既保守又时髦。春节期间,天南地北的团场人回来了,既是省亲团圆、又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他们把从内地学来的吃穿习惯带了回来、给父母一套时尚的衣服、给兄弟姐妹一份别致的玩意儿,一切都显得那样其乐融融。
团场春节充满着喜乐,也充满着军垦人特有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