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衡阳能源消费持续稳定增长。保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良性互动,对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大力开展节能降耗,进一步推进可再生能源生产利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使经济社会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研究并解决好能源生产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响应国务院“双碳”工作部署,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向低碳、环保方向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市能源消费现状
(一)经济规模快速增长,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加
近三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快速发展,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3840.31亿元,比2018年增加了746.11亿元,2019-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分别为8.1%、4%、8.1%,年均增长达6.7%。在经济总量较快增长的同时,人均生产总值也快速增加,2021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57150元,比2018年增长22.5%。随着衡阳经济规模快速扩张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市的能源消费总量也在不断增加,从2018年的1238.82万吨标准煤增加到2021年的1392.11万吨标准煤,增长12.4%,年均增长4%,低于同期生产总值年均增速2.7个百分点,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较快的经济增长。
(二)能源消费产业结构优化,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明显
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比例结构由2018年的6.3:57.3:21:15.3变为2021年的6.4:47.3:27.5:18.7。第一、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占全社会能耗的比重分别提高0.1、6.5、3.4个百分点,二产能耗占比降低10个百分点,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近三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了7.5%,其中,第二产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从2018年0.54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21年的0.5337吨标准煤/万元;第三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则从2018年的0.1882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21年的0.1851吨标准煤/万元。
二、三产业能耗比重的变化,以及单位增加值能耗的下降反映了全市能源消费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能源消费品种多元化,煤炭依赖度降低
全市主要能源消费品种有原煤、油、天然气、电等。相对于其他能源产品,煤炭是一种低热值、高污染的能源,面对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和资源环境压力,以及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需求,清洁低碳成为今后能源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年来全市原煤消费占比逐年递减,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56.3%,2021年降至47.9%,下降8.4个百分点;油、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至5.1%,提高0.5个百分点;电力消费占比提高至19.4%,提高了3个百分点;其他比如用于燃料的城市生活垃圾及生物燃料占比也提高了1.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品种趋于多元化,对煤炭的依赖度进一步降低。
(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高耗能行业增长放缓
2019-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8.9%、5%、9.6%,年均增长7.8%;工业用电量增速分别为10.8%、6.2%、-0.2%,年均增长5.5%,慢于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实现了以较低的能源消耗支撑了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速逐年降低,同比增速分别为1.9%、-3.2%、-9.7%,年均下降3.8%。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同比增速分别为10.3%、1.6%、-0.9%,年均增长3.6%。
二、节能降耗面临的困难及挑战
尽管全市近三年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着诸多困难与矛盾,如有利于节能降耗的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政策还不完善,尚未形成节能降耗的长效机制,经济增长方式仍比较粗放,能源计量、节能监察等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节能监管能力仍需加强等。从国内大环境角度看,全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全球疫情席卷、发展速度走低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挑战,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节能降耗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从本地环境角度看,由于全市传统工业经济仍占有较大比重,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这些将成为后续制约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阻力和障碍。
1、人均能源消费不断攀升。近三年全市人均能源消费量逐年递增,2019年人均能源消费1996.47千克标准煤,比2018年增长7.8%,2020年为2022.01千克标准煤,同比增长1.3%,2021年为2102.57千克标准煤,同比增长4%,人均能源消费呈逐年攀升态势。
2、能源加工转换效率降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加工转换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火力发电、供热和原煤入洗。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二次能源加工转换产品产出量合计77.77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投入量为181.03万吨标准煤,加工转换效率为43%,比2018年低7.2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能源转换效率为37.6%,与2018年几乎持平;供热、原煤入洗加工转换效率分别为89.3、79.9%,比2018年低0.7、3.2个百分点。总能源转换效率降低主要是受火力发电影响,2021年火力发电加工转换投入占规上工业加工转换总投入89.6%,将近九成,比2018年高出15.6个百分点,但火力发电加工转换效率比全市平均水平低5.4个百分点。
3、高耗能行业发展较快。近年来,由于高耗能行业的较快发展,导致高耗能行业能耗比重快速上升,2019-2021年规上工业六大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比分别为81.6%、82.2%、83.2%,2021年比2018年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迅猛,占比分别提高了3、1.5个百分点。
4、新能源生产占比不高。衡阳电源结构不够清洁化,火力发电比重大,新能源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加之其开发利用投资高、成本大、风险多,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限制亟待突破,2021年全市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量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电力生产总量比重为32.5%,比2018年低4.6个百分点。
5、居民生活用能呈刚性增长。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用能刚性增长将长期存在。2019-2021年全市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分别为223.32万吨标准煤、238.07万吨标准煤、260.05万吨标准煤,呈逐年递增态势,2021年比2018年居民生活用能增长了36.9%;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41.4亿千瓦时、44.1亿千瓦时、49.4亿千瓦时,2021年比2018年增长了32.4%。随着生产生活越趋电器化,热水器、冰箱、空调、手机、电脑等家电普及率越来越高,电像阳光与空气一样不可或缺,以及家用小轿车拥有量的不断增加,居民用能仍存在较大的后续增长压力,未来较长时间将会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增长水平。
三、推进节能降耗、优化经济结构的几点建议
坚持节约优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技术进步,健全和完善节约能源资源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快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是大力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二是把加快第二产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大型产业基地、产业集聚区建设,提高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高重工业发展质量,变“高投入、低产出”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同时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轻工业品牌,有效降低第二产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商贸流通、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扩大规模、提升层次,提高三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2、推进节能技术进步。要在短期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因此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应以技术创新为根本,引导投资向以创新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进行节能改造。
3、大力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清洁能源,积极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对衡阳“十四五”期间节能降碳和缓解能源供应压力意义重大。一是在农业、服务业、居民生活领域,充分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二是充分利用农业作物秸秆比较多的优势加快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走出一条有特色的低碳新能源产业发展之路。
4、加快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实现双碳目标,意味着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在技术、政策、市场产业的各个方面创新协同发展。衡阳须牢牢把握此次经济与技术革命的机会,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清理妨碍优胜劣汰的不合理政策措施,促进落后和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开辟资源综合利用、多次使用的新途径,把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将低碳经济理念引入工业、农业和居民社会生活,使低碳化、绿色化贯穿于地方发展全过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
[供稿:衡阳市统计局罗理义 魏荣丽]
[审核: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