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已经有研究表明,适当的饥饿感更加健康,长期维持7分饱状态,血糖血脂血压、甚至情绪和激素水平都会更加稳定。且高碳、吃得太饱的饮食,也会影响工作时的精神集中。
但回归到现实,更多年轻白领追求饥饿感的同时,用一天3杯冰美式达到食欲控制、只吃贵价沙拉满足必需营养物质。其实并不健康,却符合中产阶层对精英人设的刻画,坚持健身、维持体重、以及保持饥饿感。
中产如何饮食,其实反映了他们对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的渴望。社会学理论家 trade认为,“下等阶级会试图模仿上等阶级的文化。因此,炫耀性消费诞生了。”
这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保持饥饿感」、「不吃碳水」、「追求昂贵但稀少的外国料理」、「购买昂贵但自己收入可以承担的有机食品」。
更多年轻中产收入可观,却缺少一个真正营养的饮食常识。「保持饥饿感」应该是每餐少吃一点,而不是「彻底不吃」或是「饥一顿饱一顿」,用暴食和断食来平衡日常。
保持饥饿的中产精英
「只吃七分饱」的生活状态,在人人都能吃饱的现代社会,重新开始流行。「轻断食」、「低碳饮食」不再是为了控制体重,健康是很多中产保持饥饿感的理由。
世界首富埃隆马斯克的母亲梅耶马斯克在70岁仍然看上去活力满满,因为她的三餐主要由全麦谷物面包、蔬菜水果和白肉组成。每餐摄入7分饱,则能够让她时刻地保持精神上的饱满。
梅耶马斯克
而活到96岁的英女王,保持一日六餐的饮食方法数十年,但每餐定量,比一日三餐的饮食方法能够减少约25%的每日食物总摄入量。
适当的饥饿感更加健康,在一项 对218 名参与者进行了为期 2 年的热量饮食限制研究中,必须保持每天只吃所需 75% 的能量的食物,维持七八分饱的状态。
2年后他们不仅体重下降,而且血糖血脂血压都得到了改善,甚至情绪和激素水平都更加稳定了。
餐食价格也在遵循这一规律,昂贵的日料、法餐、中式私房菜,往往会选用最新鲜的食材,但是量少且价高。而社会发展下出现的工业化食品:辣条、螺蛳粉、精肉烤肠,都在努力追求更足的量,以及更平易近人的价格。
加工食品 vs 天然食品
而延伸到中产白领的日常,近百元的wagas或许只能获得2个小时的饱足感,周末的自制料理也会刻意地控油控盐控制碳水摄入,不让自己吃撑,显得更健康,也更有「阶级感」。
在外企工作的白领kiki告诉,最近经常自制「白人饭」。不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来烹饪,符合自己的996的工作状态,而且这样的饮食方式有助于她更加专注于工作,下午也不困了。
白人饭走红
kiki自制白人饭的过程简单,食材购买却并不简陋。50块以上每斤的蔬菜,能够确保新鲜和足够丰富的营养素,而她常去的超市售卖的肉类,甚至有上千元每斤的海鲜,几百块每斤的肉类也是常态。
这也是社会学调查中,体现出中产和普通收入差距的一项消费行为。根据2023年的一项调查,61.5%的受访者认为健康食品是一种奢侈品。而与低收入地区相比,高收入地区更容易买到新鲜农产品,因为出售有机食品的商店和超市数量更多。而更多的高收入人群表示愿意为此买单。
价高、量少,食物划分阶级的所谓「富人超市」
但另一方面,为了保持健康他们少吃,却又会饮用过量的咖啡,甚至有时用美式代替早餐,用过度空腹达到「饥饿感」的状态。
“我们公司很多同事都是这样,早餐和午餐都不怎么吃,有时候晚上下班后会一起吃顿好的。弥补白天的饥饿状态。”kiki分享道。
饥一顿饱一顿,用饿肚子追求健康的中产白领,真的健康吗?
用饿肚子追求健康的中产真的健康吗?
“但是适当的饥饿感确实对我的工作效率有帮助。” 在投行工作的Nico肯定了保持饥饿感的优点。
他的三餐份额通常定量且稳定,早餐是柠檬水和咖啡,运动后会喝一杯蛋白饮料;午餐坚果加一小块无糖蛋糕,晚餐会吃足够的优质蛋白,煎牛排、日料或是鱼,搭配蔬菜,偶尔吃点糙米饭。“在工作时间我会尽量的避免吃的太饱,因为会让我精神倦怠,无法集中工作。”
对于大多数的中产白领,他们一天的工作状态都主要集中在久坐和脑力消耗,不同于体力活动工作者。这种生活方式的调整,需要紧跟着出现饮食习惯的结构性调整。
不同于高强度体力工作需要大量的能量摄入,缺少体力活动的脑力工作者,身体也需要摄入相对更少的能量。
2010年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就已经发现,适度饥饿可以帮助人战胜疲劳,保持大脑清醒。人在饥饿时,大脑会忽略睡眠需求;而在肚子很饱时,睡意则更容易袭来。
因为进食后,血液会涌入消化系统,从而降低大脑工作效率,让人容易疲惫、想要休息。而适度饥饿的好处还有很多。比如说饥饿可以有效地消除机体里的各种废物和毒素,消除机体积累物等等。
但很显然,当下的大部分「打工人」,他们收入相对较高,但还没有明确,该如何正确地保持饥饿感。
早前一篇 中指出,更多人保持饥饿感的方法,是断碳、或者断食。这是一种相对极端的饮食方法,对于想要通过保持饥饿感来追求健康的原始理念来说,或许背道而驰。
过量饮用冰美式导致生理期紊乱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