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塑料回收再生 这是第8761篇
创新有舞台,成才有支撑,奋斗有回报。
5月13日,第十四届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与回收处理技术国际会议(2021)——暨2020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发布会在湖南长沙举行。
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会长杜欢政、常务副会长王旺也出席了该会议, 并发表《防治塑料污染-塑料价值链的全面重建》主题演讲。
以下是中国合成树脂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CPRRA)常务副会长王旺演讲节选:
王旺在本次长沙会议分享了六个要点:
一、防治塑料污染的本质
二、塑料泄露的9大原因
三、塑料价值链的全面重建
四、技术解决方案与政策解决方案
五、电子电器塑料闭环需要解决的问题
六、化学回收方法—全面闭环建设
一、防治塑料污染的本质
二、塑料泄露的9大原因
解决塑料问题,需要从设计、材料选择、流通、消费、废弃、回收、再生、应用等各个方面,完善相关政策以及相关法律体系。
三、塑料价值链的全面重建
十四五中长期规划中的鼓励要求;3个国家重大、体制性改革的加持效应;相关的制度、法律条例密集出台;标志着国家重大改革在即,行业的全面重建也即将开启。
四、技术解决方案与政策解决方案
明确社会需要,用商业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形成高效可观的市场规模,实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态势。
五、电子电器塑料闭环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电子电器用塑料的可回收性设计:同场景下的同材化、单材化。
2、 供应链包装物的循环化设计与运营。
3、分选工艺的创新
4、聚氨酯泡沫的回收
六、化学回收—全面闭环建设
在河北实验地点里,关于处理废塑料的中试实验装置,装置规模高达10吨/天,在完成工艺原理中试验证的基础上,2020年11月完成连续性中试试验,实现生活垃圾废塑料168小时投料热解并稳定产油,实现整套系统的基本连续自动平稳运行。
以下是湖南长沙会议相关报道。
来自中国、韩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相关组织及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生产、流通、回收、处理领域协会、企业、媒体代表200余人与会。
会议围绕“强化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推动行业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主题,聚焦电器电子产品全产业链。
从国际化视角,追踪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器电子产品的最新动态,就绿色低碳循环发展、EPR目标制、回收体系构建、绿色消费升级、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供应链构建等行业热点话题。
从政策、标准、认证、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企业经验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剖析,旨在推动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构建,促进绿色转型升级,加强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销售、回收、再制造、处理企业与国内外行业组织、科研院所交流与合作,共同为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的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01 析政策动态 谋篇布局明方向
《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 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明确了5方面,13项重点任务,包括完善回收处理体系、促进家电更新消费、组织开展典型推广、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提高行业管理水平等。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特聘教授翟勇认为,家电资源综合利用现状与资源利用现状一样是非理性的,现行法律不健全不完善,家电行业缺乏系统法律约束。
家电产品资源利用是整个资源利用的组成部分,既需要政府承担管理责任,也需要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同时也需要社会其他相关方面承担相应责任,更需要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
他认为,目前,废弃家电产品回收存在回收体系建设不完善,回收意识落后,回收制度建设缺失,回收、处理技术落后等问题,需要重视问题导向,从国情出发,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系统解决资源利用效率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艾崇也指出,要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标准的新路,使资源与生态发展相统一、相匹配。同时,加快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体系,构建废家电生命周期生态链,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公布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年版)》,目录新增了热水器、电话机、打印机、手机等九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也对拆解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综合业务部专家李淑媛从厂区要求、数据管理系统、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等方面对《新增九类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环境管理与污染防治指南》做了解读。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曾现来主持国际动态专题
02 引全球视野 他山之石探新路
国际上,对于家电回收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及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有着先导经验。
生态环境部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项目首席顾问染野宪治指出,《家电回收利用法》中规定,家电利用制造企业负有回收、处理等物理责任。他还介绍了日本在家电回收处理方面的相关法规,包括《废弃物处理法》《小型家电回收利用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等。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靳敏主持行业报告与标准发布专题
03 出行业成果 专业纲领树标杆
会议发布了《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及综合利用行业白皮书2020》、《家用电器绿色供应链管理》系列行业标准、《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信息公开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工程师谢淼雪对白皮书做解读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工程师谢淼雪从白皮书编制过程、管理制度及最新政策、行业发展概况、数据测算与分析、处理技术、优秀企业实践、实施成果方面对白皮书做了系统介绍。
她指出,从回收行业来说,目前行业主要表现出政策推动效果显现,分拣中心加速建设,个体回收仍是行业主导等特点;就处理企业来说,主要表现出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处理企业分化日益明显等特点。
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电器循环与绿色发展中心主任蔡毅对两项标准从标准制定背景、编制过程、开展工作、评价结果等做了介绍。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教授杜欢政主持EPR管理专题
04 聚EPR管理 绿色循环化经验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指生产者应承担的责任,不仅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之中,而且还要延伸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废弃后的回收和处置。
“生产者要承担经济责任、物质责任、信息责任。国务院文件明确的具体延伸责任涵盖开展生态设计、使用再生原料、开展回收利用、加强信息公开。国内外常用的主要制度有基金制度、押金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国家发改委体改所教授张德元在作“生产企业开展EPR目标责任制的探讨”主题报告时指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实施后,基金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流动回收未变,基金流向回收者,基金入不敷出,新品种实施难等。未来,基金制度改革完善的方向是加快建立基金年度补贴浮动机制,推广基金目录调整,加快企业动态调整机制。
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冷欣新主持碳减排实践专题
05 商低碳减排 企业履责谏新言
5月14日上午还举行了“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推动绿色消费”“WEEE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两场平行分论坛,议题涵盖绿色消费及绿色供应链、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构建、塑料包装团体标准发布、WEEE团体标准解读、绿色处理技术、非基金业务的管理与技术等,并就“绿色消费和供应链促进城市废旧物品回收分拣体系创建”“基金补贴下调,企业如何协调适应新市场环境”两个话题邀请行业协(学)会及企业代表展开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