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人民日报》连续刊登署名“郑青原”的文章,其中涉及政治体制改革的敏感文章在人民网以大字头条推广24小时以上,是前所未有的现象。其实,“郑青原”并不是特定的某个人,而是一个写作小组。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写作组,一直都存在。
写作组之今生
郑青原意指“正本清源”?
新华网首页10月31日在醒目位置出现《揭秘: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的“郑青原”》链接,转引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同名帖文。文章分析指出,“‘郑青原’系列文章是中央政治局形成的观点,是政治局级别的舆论导向”。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之后,《人民日报》10月21日、25日、27日、29日分别刊登署名郑青原的文章,分别是《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奋发有为》、《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未来》、《沿着正确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
这篇“揭秘”文章称,“郑青原”文章横空出世,尤其是第三篇涉及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敏感问题文章,在人民网以大字头条挂24小时以上,是前所未有的现象,说明文章的重要性,也暗示“郑青原”这个署名不一般。文章指,“郑青原”文章中对重大观点的提出和强调,显然不是一个人的能力能达到的,发表在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显要位置,也表明这既是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文章,更是对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政治体制改革起定方向、定基调作用的号角文章,显示其不一般的政治意义。大有对外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进行“正本清源”之意。
“郑青原”级别比“任仲平”高?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出现在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另外两个笔名“任仲平”和“仲祖文”:“任仲平”是人民日报集体评论的化称,擅长对一些重大时事问题进行评论;而“仲祖文”据说是以中组部名义发表文章的代称,多涉及中共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一些问题的论述,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
文章作者认为“郑青原”是比“仲祖文”、“任仲平”更高级别的化名或谐音。“郑青原”系列文章是政治局级别的舆论导向,是中央政治局形成的观点,以适应媒体形式和其他的需要,化名冠名,对全党进行的思想意识的澄清。
写作组之前世
曾经一篇雄文动天下
20世纪70年代,写作组曾领导舆论。影响最大的是以“梁效”为主要笔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和曾用“罗思鼎”等笔名的上海市委写作组。其次还有以“初澜”为笔名的文化部写作组、以“唐晓文”为笔名的中央党校写作组、以“洪广思”为笔名的北京市委写作组等。当时的中国,普遍实行政治学习制度,一般每周学习至少半天,而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两报一刊”的重要文章。写作组在当时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当时,写作组的政治影响力非常大,比如初澜一篇批判晋剧《三上桃峰》的文章,将“桃峰”与王光美下乡蹲点的“桃园经验”联系在一起,给这出戏扣上了“为刘少奇鸣冤叫屈”的大帽子。这使数以千百计的官员挨整下台,山西省委的领导机构也因此改组。
老前辈:“任仲平”和“仲祖文”
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仲祖文,即“以中组部名义所发文章”的代称。阅读人民日报的读者对这两个署名一定不陌生。评论是党报作为中央媒体绝对的优势,其中以“任仲平”和“仲祖文”署名的最有来头。“任仲平”擅长对一些重大时事问题进行评论,而大凡涉及到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一些问题的论述,皆署名“仲祖文”,他们是写作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