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创建项目的时候没找到自己所在的学校怎么办?
此情况须联系所在高校负责大赛的老师,由学校联系省级负责人,并由省级负责人统一联系大赛组委会,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处理。
Q:
肄业/休学/退学导致的学籍学历校验不通过,怎么办?
须提供之前就读学校的就读证明(证明该生曾在该校就读,提供姓名+身份证号+登录账号)并加盖公章,将扫描件发送到指定的邮箱。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咨询,并获取指定的邮箱。
Q:
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进行报名。
Q:
大赛的参赛顺序是什么样的(大赛赛制)?
大赛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不含萌芽赛道及国际项目)。校级初赛由各院校负责组织,省级复赛由各省(区、市)负责组织,通过各省推荐,进入总决赛。如对校级比赛、省级比赛有疑问,请咨询所在的高校或所在省市的相关负责人。
Q:
如何报名参赛?开始及截止日期?
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2年4月15日,截止时间由各地根据复赛安排自行决定,但不得晚于7月31日。
Q:
项目报名参赛过程中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报名参赛的流程以及需要提供的材料,可以参考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首页——资料下载——《学生操作手册》。如想了解的更清楚,可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体验网上报名流程。
Q:
参赛项目只能限于“互联网+”项目吗?
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组委会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
Q:
项目计划书有格式或固定模板要求吗?
没有,参赛者可根据自身项目情况、评审要求等准备项目计划书。
(米有校园为各参赛团队整理了)
Q:
如何创建项目?团队成员也需要创建项目吗?
请查看《学生操作手册》了解创建项目的具体操作流程。仅团队负责人进行创建项目即可,团队成员无需创建项目。
(此前米有校园已经整理发布)
Q:
团队负责人如何添加团队成员?添加的团队成员按照什么规则排序?
请查看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资料下载板块的《学生操作手册》。添加的团队成员可通过编辑进行排序。
Q:
参赛项目团队的人数有何限制?
大赛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项目可根据自身情况添加团队成员。到现场参加总决赛现场赛的参赛成员应为3-5人(含团队负责人)。届时会提醒团队,在系统内勾选确认现场赛的成员。
Q:
学生能否跨校组队参赛?
允许跨校组建团队,项目归属参赛团队负责人所在院校。其中,校赛和省赛由各学校和各省自行组织安排,如果校赛或省赛不允许跨校组队,请向各省联系人咨询(各省联系方式详见)。
Q:
院校老师可以作为项目的团队成员吗?项目团队的指导教师有何限制?添加的指导教师按照什么规则排序?
除产业命题赛道外,院校老师不可作为项目的团队成员参赛,只能作为指导教师参与大赛。大赛不要求团队一定要有指导教师,并且人数上没有限制。建议项目团队在与老师沟通后自行决定是否添加指导教师。添加的指导老师可通过编辑进行排序。
Q: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是什么关系?
活动是活动,赛道是赛道,是两回事情。不论是否参赛、不论何种学历层次,只要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上创建了项目,均可报名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但是要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则必须要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要求详见大赛通知)。
Q:
已获往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今年可继续参赛吗?
不可以,但是项目可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Q:
一个人可以报多个项目吗?
作为项目的团队负责人可以最多创建3个项目,且只能使用一个项目报名参赛,但可同时作为其他项目的团队成员报名参赛。同一个人可以作为多个项目的团队成员。
Q:
一个公司可以报多个项目参赛吗?
一个公司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项目参赛,不可将一个公司的业务拆分为几个项目报名参赛。
Q:
若项目设立了公司或社会组织需提交什么材料?
除填写公司或社会组织的基本材料外,还需提供公司或社会组织版财务报表,请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下载模板,并按照模板要求填写。具体操作及填报流程请参见学生操作手册。
(此前米有校园已经整理发布)
Q:
因为某些原因不小心填错项目的参赛赛道、参赛组别、参赛类别,是否能重新报名?
可以。在报名系统关闭前(2022年7月31日前),在个人中心,将原有参赛项目“取消参赛”后重新报名参赛。请注意,已报名参赛项目可能已经通过校级、省级审核,所以请在“取消报名”前,联系所在院校及省市,以免影响项目参赛。
Q:
创建项目成功之后想修改项目名称怎么办?
项目一旦创建完成无法修改项目名称,如果需更改项目名称,要删除项目重新创建。(如果项目已通过审核进入校赛或者省赛,删除后项目会回到待审核状态。请谨慎操作,删除项目前须及时和学校或者省里联系,以便在删除项目后,重新申报的项目可以再次进行审核,以免影响项目参赛)。
Q:
想修改项目计划书和其它与项目有关的信息怎么办?
如需修改,请直接点击个人中心,项目右上角的“编辑”按钮,进行重新上传计划书(项目计划书名称为系统默认,重新上传后项目名称不会变化,可通过下载计划书查看并确认是否修改成功),以及其他信息,并点击“保存”按钮。如对操作有疑问,可以在官网上下载学生操作手册。
(此前米有校园已经整理发布)
Q:
项目涉及的知识产权信息需要填报吗?项目曾经获得过国家级或省部级奖项信息需要填报吗?
均需要填报。知识产权信息包括:专利、论文、软件著作权、作品著作权、商标信息。曾获奖项举例: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重庆市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以上填报的信息须与项目计划书涉及的内容保持一致。具体操作及填报流程请参见学生操作手册。
(此前米有校园已经整理发布)
Q:
为什么要填写财务以及知识产权等信息?
提交此类信息,主要便于各省市高校通过集中化、技术化等方法审核参赛项目的真实性。全国组委会对于入围国赛的项目也将据此通过权威技术手段展开严格的真实性审核,并要求所提交的各类信息与网评、现场赛所展示呈现的此类信息保持一致。各级组委会将对项目所提交的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Q:
如何获取校赛、省赛的比赛进度?
校赛和省赛都是由各院校和各省市自行安排比赛时间,把握比赛的进度。建议团队在报名成功后及时与院校或省市负责人取得联系,获取校赛及省赛的准确时间,以免影响参赛。
Q:
项目的晋级情况是怎么回事?
项目报名参赛成功后,学校与省市将根据项目的晋级情况给项目设置对应的状态。如对项目晋级情况存在疑问,可联系所在院校或省市。
Q:
项目一直处于“学校待审核”的状态,是怎么回事?
你的项目已报名成功,进入学校的审核,如有疑问,请联系学校跟进审核情况,避免影响参赛。
Q:
为什么在报名不成功的时候,总是提示我某几项信息不对,我已经检查了好几遍了,实在找不出问题在哪里?
报名系统会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将你不符合要求的项提示出来。报名前请务必查看各赛道、各组别的具体要求。一般可能出问题的项有:学籍学历验证没通过、年龄限制、公司注册年限、毕业时间、是否注册公司等项。如上述均不存在问题,请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
Q:
国外学生是否可以作为团队成员参赛?
国外学生可以作为团队成员参赛。
Q:
学生在国外院校本科或硕士毕业,现为国内院校硕士或博士在校生,如何参赛?
在符合高教主赛道及组别的参赛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须以国内院校在读的学籍代表国内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中国大陆参赛项目”。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则根据团队负责人选定的方式参赛。
Q:
学生在国内院校本科或硕士毕业,现为国外院校硕士或博士在校生,如何参赛?
在符合高教主赛道及组别的参赛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须以国外院校在读的学籍代表国外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国际参赛项目”。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则根据团队负责人选定的方式参赛。
Q:
学生参加国内与国外院校联合培养,同时具有国内外两所院校的学籍,如何参赛?
在符合高教主赛道及组别的参赛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可以国内院校在读的学籍代表国内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中国大陆参赛项目”;也可以国外院校在读的学籍代表国外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国际参赛项目”。学生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则根据团队负责人选定的方式参赛。
Q:
参赛人已毕业,同时具有国内外两所院校的学历,如何参赛?
在符合高教主赛道及组别的参赛要求的前提下,参赛人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可以国内院校的学历代表国内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中国大陆参赛项目”;也可以国外院校的学历代表国外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国际参赛项目”。参赛人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则根据团队负责人选定的方式参赛。
Q:
参赛人已在国外院校毕业,没有国内院校就读经历,如何参赛?
在符合高教主赛道及组别的参赛要求的前提下,参赛人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负责人,可以国外院校的学历代表国外院校参加高教主赛道的“国际参赛项目”。参赛人如作为参赛项目团队成员,则根据团队负责人选定的方式参赛。
Q:
中国大陆学生到港澳台地区院校就读,希望使用港澳台地区院校在校生或毕业生身份报名参赛,可以吗?
可以,但中国大陆学生无港澳台地区身份需使用大陆身份证注册,注册完成并完善个人信息后不能通过港澳台地区院校的学籍校验,无法报名参赛。此时需要学生所在港澳台地区院校出具其在校就读证明并加盖公章,将扫描件连同学生姓名、身份证号及登录账号一同发送到指定邮箱。请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互联网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进行咨询,获取指定的邮箱。
上一篇:关于开展2022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