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诗
诵读人:常虹 山西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译
文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
黄莺在树丛深处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
荒郊渡口空无一人,
惟有一只小船独自横在江心。
《滁州西涧》是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中收录的古诗。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
公元781年,诗人出任安徽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诗中第一句描写了暮春时节,诗人漫步在西涧边,只见一片萋萋青草,虽不及百花娇媚,但它那青翠欲滴的身姿,甘于寂寞的品格,与诗人的性格相契合,自然赢得了诗人的怜爱。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出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
诗的第二句,景物描写由静转动。山间林中传来了黄鹂婉转的鸣唱,打破了涧边的沉寂,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诗的后两句,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荒郊野渡的情景。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的水势顿时变得湍急起来。
郊野渡口,原本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人迹难寻,只有一只空荡荡的渡船独自在水上漂泊,既显得安闲,又有几分寂寞。这两句诗写景如画,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后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令整首诗忽然变得萧瑟起来,在水急船横的景象中,隐隐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和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之情。
诗人韦应物一生曾在多地为官,看尽了中唐时期官场的腐败和百姓的疾苦,他深感忧虑,却又无能为力,只好寄情于诗文。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
这首诗以景写情,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地描绘出一幅荒山野渡的动人画面,表现了诗人喜爱幽僻恬静的审美情趣,也反衬出诗人此时的处境和心情,充满了淡淡的忧伤之情。
鉴赏人:
太原市滨河小学语文教师 成文娟
作者简介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年),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曾出任滁州、江州刺史,官终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他的诗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著称,风格恬淡高远,充满生活情味,被后人归入山水田园诗派。
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是中唐时期艺术成就较高的诗人。
有《韦江州集》、《韦苏州诗集》、《韦苏州集》传世。散文仅存一篇。
示范诵读人:
常 虹 山西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
郑安博太原市滨河小学四年四班
王一诺太原市滨河小学四年四班
杨成栋太原市滨河小学四年四班
杜知颖太原市滨河小学四年四班
指导教师 成文娟
李岩太原市杨小健书画艺术学校书法教师
李岩太原市杨小健书画艺术学校书法教师
盛唐诗人韦应物在担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触景生情,还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田园诗。
这首诗客观真实地展示了田家生活的凄楚与悲哀,揭露和抨击了当时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完
出品 / 《诗画中国》融媒体工作室 责编 / 司燕红
音频 / 司燕红李慧 美编 / 王家李慧 值班编辑 / 于飞
统筹 / 刘进司燕红 监制 / 李志华李磊明
欢迎 留言 / 和诗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