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饮料”成为年轻人的新欢。
在部分网友的解释中,“屌丝饮料”指的是许多饮料的大瓶装版本。而由于康师傅的茶饮品类大瓶装更常见,故许多人的“快乐水”——1L装冰红茶,也成为“屌丝饮料”的代表。
在互联网上,晒出康师傅冰红茶并表示“原来是我在喝大瓶的屌丝饮料”的调侃也不少。
对于年轻人来说,“.5元、1L4.5元”,多加1元,就能有双倍容量,可谓是性价比拉满,但1L装包装过大,且略显廉价,让部分消费者觉得没面子,只能在家偷偷喝,于是“屌丝饮料”,就这样火了。
曾经,大瓶饮料的购买人群多为蓝领,但如今,城市年轻人为大瓶“屌丝饮料”“穷鬼饮料”买单的也不少。
今夏,95后吴伊的“快乐水”越买越大,从1.25L的乌龙茶、1.5L的乳酸菌饮料,到1L的椰汁、椰子水,他明显发现,自己更爱大包装的饮料了,“今年买大包装饮料的次数明显会更多。”
从一线到低线城市,不少便利店店主也都向燃次元证实,相较于往年,今夏大瓶饮料的销量明显在增多。
饮料品牌也在主动迎合消费者这一选择,纷纷做起大包装。“就连我过去常买的农夫山泉茉莉花茶、if椰子水等都出了大包装。”吴伊告诉燃次元。
大包装饮料“翻红”的背后,是消费行为的转变。
过去,在精致消费、“一人食”场景下,不少小包装产品应运而生,但是经历了过去三年后,这届消费者变得更看重性价比,包括元气森林、农夫山泉、三得利等在内的饮料品牌,陆续推出1L左右的大包装饮料。
大包装策略,也是品牌打出差异化的选择之一,典型案例如东鹏特饮所推出的更具性价比,区别于竞争对手的500ml瓶装饮品,不仅帮东鹏特饮在功能性饮料市场站稳脚跟,至今也仍是东鹏饮料的核心大单品。
不过,尽管凭着网络话题走红,但或受制于地域和渠道的不同,更大的包装,仍是“陪衬”的存在。燃次元从多个便利店店主处了解到,大包装需求虽在增多,目前仍是小包装卖得更多。
在温州经营餐馆及便利店的张东还告诉燃次元,来购买大瓶饮料的基本以周边的蓝领工作者为主,日常销量占比在15%左右,今年略高于往年,“大包装主要是打特价的,吸引客流为主,毛利较少。小包装利润会高些,日常进货及销售还是更倾向于小包装。”
艾媒咨询CEO张毅向燃次元指出,“大小包装组合只是品牌在消费偏好转变下,通过多种规格适配多消费场景,增加销售的尝试。”
“屌丝饮料”的爆火,并不意味着大包装饮料将替代小包装饮料成为主流,而购买1L装的饮料也只能代表这届年轻人更看重性价比了,且喝饮料而已,没必要分出个“三六九等”。
01
年轻人爱上“穷鬼饮料”
从一线到县城,大包装饮料正在征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今年8月,一位在北京朝阳路碧购便利店购买了1L装绿茶的消费者告诉燃次元,相较于小瓶,自己今年最经常买的是1L左右的大瓶饮料,“身边朋友都这样买,1L装的量多、便携,再大一点就不太方便携带了。”
碧购便利店店员告诉燃次元,在他印象中1L装的饮料已出现多年,“而今年夏天,1L装的饮料销量明显要好于去年。”
在湖南长沙开便利店的蔡蔡,也有着相似的感受。
“今年大瓶饮料的销量明显好于去年,其中1L左右的饮料,卖得最好。”蔡蔡告诉燃次元。而随着购买大瓶饮料人的增多,蔡蔡也随之调整了进货比例,“去年,大瓶装的饮料大概占总体进货量的三分之一,但今年已经和小瓶装的对半开了。”
▲图/1L装饮料来源/2023年8月15日燃次元拍摄于北京朝阳路某便利店
“从销量上来看,1L装茶类的高于大瓶碳酸饮料,好于果汁。”蔡蔡表示,“再具体到品牌的话,大瓶的康师傅会比统一的更好卖。”
在山西吕梁某县城经营小超市的小原也观察发现,冷柜中1L左右的大包装饮料,相较于其他小包装的饮料,需要补货的速度会更快。“大瓶饮料所占面积相对大,所以冰柜中存放量相对较少,但只要放进去,很快就会卖掉。”
消费者爱上大包装,这一趋势也在倒转影响饮料品牌生产。
老牌康师傅、统一等品牌在多规格、多价格带的策略下,1L及以上的大包装产品是常客。西南某市一位知名快消品企业的销售一线人士就曾向媒体表示,“康师傅饮料品项太多了,同一个味道可以给你几个规格,比如纸盒、听装、310ml、500ml、1L、2L甚至5L……其中,仅1L装就差不多有23支。”
而过去包装多处于500ml及以下的东方树叶,也于今年年初推出了900ml的大瓶装,包含茉莉花茶和青柑普洱两种口味,市场售价在6-8元之间。
早于东方树叶之前,三得利原味乌龙茶就曾推出1.25L大容量,且在今年4月,三得利又推出了1.25L大瓶装的茉莉乌龙口味;元气森林冰茶减糖版也推出了900mL大瓶装柠檬冰茶,市场零售价在5元左右。而2021年春节前后,元气森林也推出过1.25L的容量的大瓶气泡水。
更早之前,娃哈哈旗下的AD钙奶和营养快线也都陆续升级容量,甚至旗下的另一款儿童乳饮料品牌“爽歪歪”的规格,也开始由200ml小瓶装变为400ml的大瓶装。汇源也在2022年推出了汇源果汁2L大容量桶装新品,增添产品规格矩阵,但燃次元浏览其淘宝店发现,其中1L的果汁销量仍位列第一。
甚至,对大包装这一趋势的追求,也在蔓延影响奶茶、咖啡市场。
“肥宅快乐水”的竞对之一,新式茶饮品牌们近一两年一直在推出以“升”“桶”为单位的产品,并在过去常见的水果桶外,继续围绕细分水果推出大桶饮品,如2.2L的西瓜桶饮品等,19元一大桶的霸气一桶黄桃恐龙蛋等;而多地的咖啡馆,则是上新“一升”冰美式,被誉为“打工人续命神器”。
大包装,翻红了。
02
4元更具性价比
饮料规格的受欢迎程度,往往与C端消费行为的变化息息相关。
过去几年,在独居、一人食、健康消费风潮的影响下,“独乐乐”型消费催生不少小包装产品,如200ml的迷你装可乐;2019年,东方树叶第一次改包装时,即是“从大变小”,推出335ml的迷你装,更小巧,更便携。
尽管从价格端来说,许多小包装饮品每毫升的单价,相较于更大瓶的饮料来说会更贵,但彼时,大众愿意为“精致”“萌”买单,也使得许多品牌所推出的小包装饮料,颇受欢迎。
但如今,这届年轻人的消费观有了更为直观的改变。洞见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消费趋势洞察》中指出,有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在选择品牌时会更青睐实惠、性价比高的品牌,选择比例分别为39%、52%。
这届年轻人,正在回归理性、更有计划的消费。这给了1L装饮料赢回消费者的机会。
过去,在饮料行业中,1L曾被是认为略尴尬的存在。毕竟500-550ml相较于330ml的罐装饮料,已足够解渴饱腹,而1L对于个人即饮需求而言,分量过多,可如若延申到餐饮、家庭等多人场景,却无法承担起分享的功能,也容易被2L左右的饮料所替代。
但现在,1L装饮料被认为是,更实惠、性价比更高的存在。
经常购买1L装饮料的建安也向燃次元解释道,市面上500ml的康师傅冰红茶、绿茶基本售价在3-3.5元一瓶,但如果再加上1-1.5元,就能买到1L装的大瓶饮料,而日常大瓶装的900ml东方树叶市场零售价格在7元上下,500ml则在5元上下,大瓶装的每毫升单价相较于小瓶也更划算。
▲图/1L装饮料来源/2023年8月16日燃次元拍摄于北京朝阳路某便利店
“这就是段子中提到的‘3块不是买不起、4块更有性价比’的意思。”建安直言,“而2L太多不便携,500ml不够划算,这样对比下来,1L是最合适的选择。”
在北京市朝阳路的一家便利蜂,一位店员也告诉燃次元,店内大瓶饮料种类虽不多,但都卖得很快,“主要因为实惠。”
“来我们这边买1L装饮料的,多以骑手、工人等为主,他们就是追求量大实惠。”该店员表示,“康师傅1L装的冰红茶需求量最大,如果他们找不到冰红茶,则会退而求其次选择统一金桔柠檬、绿茶等,但许多人反映(金桔柠檬)太酸了。不过因为量大,卖得都很好。”
除了性价比外,饮料品牌也开始卷“配料表更干净”,“0糖、0卡、0防腐剂”,无糖茶饮、低糖茶饮等健康无负担饮料也被不少消费者视为“水替”,大规格包装此时更能满足其日常补水需求,而这进一步助推了大包装饮料的流行
“我买的大瓶饮料多是纯茶类、或者配料表相对干净、低糖的果汁。这类饮料即便是多喝,心理负担也不会太重。”吴伊告诉燃次元,“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汽水等高糖饮料日常购买频次较少,为了健康我也会更倾向于买小规格的。”
普通饮料的1L装承担得更多的是性价比的功能,但1L的冰美式、1L的大桶新式茶饮除了性价比高外,还另具营销、制造话题引发社交传播的功能。
1L的奶茶、咖啡,量大实惠,可以喝一下午,但对于绝大多数年轻人而言,花20元消费的核心目的,绝不是买一杯大桶饮料,而是值得拍照发条微博、朋友圈,承载表达欲和分享欲的“社交货币”。
03
大包装,效能有限
大包装饮料契合C端消费偏好,而在包装上做文章,则是一种策略之选。
业内广为流传的一则故事是,东鹏饮料即靠着“相对更大的”包装,成功在红牛占据了90%份额的中国能量饮料市场,站稳脚跟。
最初,为凸显差异化,东鹏特饮避开金属罐装选择PET瓶装,并将250ml装的东鹏特饮的价格,打到了2-3元/瓶,而后,东鹏饮料又推出PET瓶+防尘盖包装的500ml东鹏特饮,终端售价5元/瓶,与市面上金属罐装能量饮料的容量在250-330ml之间的小容量,打差异化。
“量大实惠”的功能性饮料,精准直击货车司机、蓝领人群等目标消费者,而500ml大金瓶也成为东鹏饮料的核心大单品。在东鹏饮料2022年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其也提到,“现阶段500ml东鹏特饮是市场单点卖力增长的主要来源。”
东鹏饮料依然在延续大包装策略。2023年年初,东鹏特饮又推出了电解质水品牌“东鹏补水啦”,产品分为555ml与1L两种容量规格。据了解,1L大包装是目前市场上电解质饮料最大的规格,而其也在财报中表示,这是“满足不同流汗场景。”
大包装的流行,也是消费需求细分下,企业的一种顺势而为,尽管以实惠为关键的“大包装”在今年颇受欢迎,但如今或仍仅限于“镶边”,在短期内成为主推规格的可能性,目前看来很小。
燃次元在多家便利店也发现,大包装饮料仍处货架“边角”的位置,并未从数量和位置上,成为主角。
▲图/处于角落的1L装饮料来源/2023年8月16日燃次元拍摄于北京朝阳路某便利店
在北京市朝阳路某便利蜂门店,所有1L左右的大瓶饮料,均处于货架最底层,若不仔细找,很难发现大瓶饮料,甚至某品牌的大瓶饮料还与一些生活用品摆在一起。
一位店员告诉燃次元,这是“有意为之”,“1L及以上的大瓶饮料太宽,太占地方,所以摆放出来的不多。其次,店内比较显眼的位置,都是需要花钱‘买面’的,品牌方也不愿意为这种1L装的饮料投钱,找不到就很正常。”
且尽管多位店主都表示,今夏大瓶饮料更受到欢迎,但谈到销量最好的饮料时,多数店主都仍表示“仍是小包装卖得最好。”且从经营的角度出发,部分商家也无法对大包装饮料投入太大的热情。
或是受制于地域和渠道以及进货量的影响,小原告诉燃次元,1L12瓶进价在36-37元左右,而小包装12瓶进价则在32元,“所以1L饮料只比小瓶饮料的利润多一毛而已。”
“说实话,我们也不爱卖这个,毕竟大瓶饮料5块钱1L,而其他饮料5块钱500ml,哪一类赚得多,哪一类赚得少很显然。”上述便利蜂店员也表示。
尽管大包装在今夏被寄予厚望,但归根结底,包装大小的变化,本质上是企业迎合C端消费偏好、拓宽消费场景、探寻增长点的一种手段。
正如过去,在“单身经济”“一人食”的趋势下,mini饮料顺势出现,而那些原本主打500ml正常装的品牌,也是在如今“囤货”“性价比”消费理念驱动下,才陆续推出1.25L,主打家庭、佐餐场景的大瓶产品。
无论是“穷鬼饮料”还是性价比之选,都是市场上消费者的自主选择,“高低贵贱”只是调侃,自己满意才是真谛。
快刀财经已同步入驻:36氪、虎嗅网、钛媒体、i黑马、品途网、商界、趣头条、砍柴网、梅花王、艾瑞专栏、亿欧网、创业邦、知乎、雪球、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界面新闻、一点资讯、网易号、搜狐自媒体、凤凰网、新浪财经头条、新浪看点、UC大鱼号、天天快报、企鹅自媒体、投资界、思达派、猎云网、简书等30多家自媒体平台。
快刀财经
社群 | 内容 | 连接 | 商学院
商业快媒体、思维孵化器、价值试验场和洗欲中心。专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正在影响的其他行业。有趣、有料、有态度,加入我们,拥有您的私人商学院。致力于为用户提供营销策划、社群电商、创业投资和知识充电服务。
投稿、转载、内容合作,请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