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中医药健康产业振兴发展新征程 助力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
广元:激发资源活力 打造“秦巴药都”
前言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
历经多年酝酿,广元中医药人翘首企盼的《广元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广元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广元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7-2020年)》、《广元市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等结合地方实际的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这些规划,承载着我市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鲜明态度和坚强决心。
梳理近年来我市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历程,规划、方案、意见等多达几十项,调研、会议、讨论等更是枚不胜举,大到发展战略,小至助企解困。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已然被摆在了广元发展战略层面的重要位置,广元中医药事业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春天。
广元高度重视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从政策、监管、资金、要素等方面持续增强了推动力度。市委市政府提出着力打造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集中力量,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在中医药标准化、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健康旅游和中医药健康产品创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的核心内容,解决中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让老祖宗传下来的中药瑰宝走向世界,实现华丽转身。
新思想指引新征程,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广元正扬帆启航,大力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振兴发展。
资源篇
“秦地无闲草,巴山多仙药”的美誉缘何而来
关键词:全市现有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中药材基地总面积86万亩,产量17万吨,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便捷的交通、优越的环境、富集的资源,为中医药健康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
六月的广元,处处生机盎然。田野里,各种中药材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药香;产业园区里,中医药企业开足马力加速生产;市场里,各种药材源源不断地涌向全国各地……透过现象看本质——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广元位于成都、西安、重庆、兰州四大城市交汇的腹心地带,境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铁路复线纵横交错,嘉陵江、长江水运可直达重庆、上海,广元机场通航,形成了集铁路、高速公路、干线公路、水运和航空“五位一体”的次级综合交通枢纽,是四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区域性能源供给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也是我国西北至西南、西部至东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区域性经济中心。
生态良好资源富集
广元南北交汇特定的地理位置,海拔范围在352-3873米,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立体性气候资源,造就药材资源较强的区域性、广泛性的分布特征。
境内适宜长、中、短期多种药材共生,对木本、草本药材有较广阔的适宜发展空间,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种植药材的适宜地带。据史料记载,我市是四川最早发现、利用和栽培中药材的地区之一,全市现有中药材资源2000多种,分属于146科,270属。包括根茎类90个,籽仁果实类74个,全草类50个,花叶类24个,树皮类14个,藤木类16个,菌藻类6个,动物类36个,矿产类4个,加工其它类3个。其中,大宗药材327种,自然蕴藏量10万吨。素有“秦地无闲草,巴山多仙药”之美誉,是上天恩赐的天然药库。
全市中药材基地总面积86万亩,产量17万吨,是全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
广元已被科技部、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柴胡道地主产区。旺苍被命名为“全国杜仲生产基地县”和“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杜仲之乡”,青川天麻已通过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苍溪被誉为全国“川明参特产之乡”。“青川天麻”、“旺苍杜仲”、“苍溪川明参”、“昭化茯苓”等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策略篇
激发产业发展动力的关键因素在哪
关键词: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合理布局,在政策上扶持,在服务上用心,全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传统的产业优势只是吸引凤凰栖息的“敲门砖”,而科学完善的产业规划才是关键。我市对中医药健康产业十分重视,将中医药健康产业列为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产业,在政策上扶持,服务上用心,旨在激发资源活力,将我市建设为四川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强市,川陕甘中医药产业区域中心,打造“秦巴药都”。
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
全市上下坚持市场主体、政府引导的原则,建立专业的组织机构,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增强产业发展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协调性,以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助推全市中医药产业加快发展。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常委和副市长任副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中医药产业发展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农业局设立中药材发展办公室,负责全市中药材行业管理、服务和指导工作。苍溪县、剑阁县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中药材产业推进(发展)领导小组。由企业发起成立市级中药材产业协会,目前已在民政局备案,昭化区已成立了区级中药材产业协会。
引领产业合理布局
坚持“规划先行”“规划引领”的原则,编制实施《广元市生物医药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广元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广元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7-2020年)》、《广元市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等规划和指导性文件,《广元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年)》编制相关工作已启动,为全市中医药产业从品种资源保护、优势区域规划、示范基地建设,到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再到品牌打造、市场营销、文化传承、健康医疗等全产业统筹发展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川陕甘结合部中医药服务区域中心地位和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目标。
激发产业发展动力
我市农业部门把草本中药材产业纳入六大特色产业并在园区基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优良品种推广、实用技术普及、经营主体培育、土地流转服务、药旅融合发展及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方面均给予支持。苍溪县设立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统筹整合项目资金不少于800万元,对发展中药材产业业绩突出的乡镇和单位给予奖补。剑阁县、昭化区等县区结合产业扶贫对中药材重点乡镇予以资金补助。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全市首只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共同组建基金,市园投公司与广东达安基因联合成立了3亿元的“广元达安国泰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牵头草拟了《广元市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十条措施》。
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推介
抓好宣传推介基础工作,编印了《广元生物医药产业招商宣传画册》、《广元市健康产业招商手册》,制作《绿色崛起》生物医药产业宣传片。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围绕大品种培育、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仓储物流、康养旅游等中医药产业链,积极谋划包装储备项目50余个。加强与国药集团、上药集团、神威药业集团、好医生药业集团、广州医药集团、昆明药业集团、以岭药业、同仁堂等国内大型知名中药企业对接洽谈,力争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
用心服务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一企一策、一事一议”量身定制精准服务,召开专题协调会,有效化解克旨达易地搬迁改造、蓉城制药搬迁入园、新中方医药集团涉法涉诉等遗留问题,对九龙青春制药、瑞丰制药、康康医疗器械、春雨制药等企业,开展企业招商和兼并重组等工作。举办中药材产业技术培训会、专项资金申报培训指导会,提升中药材专业人员专业素质、协助企业顺利开展项目申报。多次邀请省内外专家到我市调研指导发展和开展科技帮扶,推进生物医药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和本市道地特色药材的深度加工。
成果篇
中医药健康产业如何实现升级
关键词:药材飘香产业兴。中医药产业链的延伸,兴了企业、旺了市场、富了药农。
一老翁,一小童,一药斗,一戥称,一副医匾,一方脉枕,一排毫针,一捧药香,一望,一闻,一问,一脉,三两句点破,十来剂药包。这大概是人们印象中最传统的中医药场景。如今,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一股产业升级的春潮正在广元大地上萌发、涌动。传统中医药在现代科技的促进下,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再次生机勃发。
中药材产业规模稳中有进 综合效益显著提升
截至2017年底,全市从事中药材种植养殖的企业28家,新增4家,种植专合社107家,新增17家,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2000余户,新增300余户。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86万亩,同比增长9.87万亩,新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示范基地16个,超下达计划6个。苍溪县形成了以白及、黄精、丹参、瓜蒌等品种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剑阁县形成了以铁皮石斛、丹参、金银花等品种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旺苍县形成了以前胡、柴胡、当归、杜仲等品种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青川县形成了以天麻、前胡、重楼等品种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昭化区形成了以茯苓、夏枯草、前胡、百合等品种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利州区形成了以天麻、栀子、重楼、白芷等品种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朝天区形成了以天麻、灵芝、杜仲等品种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2017年全市草本药材产量10.84万吨,同比增长5.91万吨,综合产值38.62亿元,同比增长8.51亿元,种植利润10.68亿元,同比增长3.17亿元。全市木本药材资源基地规模60万亩,产值4.1亿元。
中医药工业运行持续向好 产业发展增速较快
规划建设国家级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龙医药工业园、剑阁县剑门兽药产业园和青川竹园塔坝生态医药产业园。其中,盘龙医药工业园占地2200亩,新中方医药集团、亿明药业、赤健中药、太星药业等30余家企业入驻;剑门兽药产业园占地437亩,德润通、联美、成康、成邦等12家兽药生产企业入驻;青川竹园塔坝生态医药产业园规划占地452亩,按园林风格设计,正在建设中药饮片、制剂生产、医药贸易、生态养生等多个功能区。
全市生物医药产品涵盖中药制剂、中药饮片、生物原料药、中药健康产品、中药兽药和医疗器械等350余个。拥有“清脑复神液”、“小儿解表止咳口服液”、“蚕茸柱天胶囊”等一批知名品牌,其中“清脑复神液”单品年销售额达2.64亿元,销量占全国同品种销售份额的95%以上。
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达23家,形成了新中方医药集团、亿明药业、赤健中药科技、太星药业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产品涵盖原料药、化学药、中药饮片、中药制剂、中药健康产品等,获得国家药品批文的品种143个,其中,国家新药5个、全国独家品种4个、全省独家品种15个。大力推进新版GMP认证工作,全市需要通过认证的企业13家,2017年底,已有中方制药、蓉成制药、克旨达制药、豪运药业、瑞丰制药、赤健中药、中创药业、太星中药、水电五局医用制氧厂9家医药企业通过新修订GMP认证并投产,春雨制药已申报认证资料,青春九龙制药被四川通园药业成功收购,并已启动新版GMP认证工作。2017年,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22亿元,同比增长20.4%。
特色园区建设步伐加快 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迅速
结合我市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建设,促进中药材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中医药康养、旅游、文化艺术等项目纷纷落户。四川广元康养示范产业园总投资43亿元,拟建成4A级康养旅游示范园区,将打造集“医、教、研、养、游、居”于一体,全方位6S康养产业服务圈和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康养示范园,该项目已于2017年10月11日开工建设。广元度众颐康园(万源分院)项目总投资11亿元,由市中医医院与四川亿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占地96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提供2000多个房间,为近4000位老人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康养服务。苍溪老邸山中医药博览园项目占地638亩,以中药材种植生产为主,建有院士工作站、药王殿、中医药养生体验馆和乡村客栈(客栈、药膳餐厅、中药养生科普馆)。剑阁中医药产业园(剑门石斛)由四川吴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拟打造中药馆、养生馆以及休闲旅游设施,目前已建成高科技智慧(农业)大棚50亩,5000平方米的三条生产线。秦巴山区中医药康养产业园由四川麦岐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预投资5000万元打造集科研、教育、旅游、康养、托老、生产、会务、展示“八位一体”的现代多功能产业园区,目前,基础设施和园区耕地开挖主体已基本完成。天曌山森林康养基地、汤山温泉康养基地、赤化镇田园养生基地、白朝高山湿地康养基地、黑石坡生态康养滑草运动休闲基地、三堆体育特色示范小镇等正在建设中。
中药材物流建设加快推进 从无到有且初具规模
由四川广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经开区广运现代物流中心,占地面积300亩,总投资约4亿元。按照面向国际化、产业高端化和运营现代化的要求建设,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面完工,可以提供仓储、办公、冷链、进出口(保税仓)、配送等服务。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展开,计划今年建成并投入运营。“秦巴药都”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项目拟建在四川广运现代物流中心内,该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建设规模40000平方米,主要包括交易中心、气调仓库、常温库、阴凉库、养护作业区、初加工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中医药研究院等9个分区。
大品种培育工作积极推进 品牌化建设初见成效
我市已被科技部、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柴胡道地主产区;苍溪被誉为全国“川明参特产之乡”,产量和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白僵蚕生产技术专利申请得到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受理,“苍溪瓜蒌”“苍溪白及”证明商标得到国家商标总局受理;旺苍被命名为“全国杜仲生产基地县”和“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杜仲之乡”;“青川天麻”已通过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昭化茯苓”先后荣获四川省十大森林食品品牌、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白卫岭葛根”荣获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昭化藤椒”、“昭化银杏”等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白朝灵芝远销韩国、日本等地,声誉远传。濒危中药材重楼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和白及高效示范种植项目获得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2017年度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截至2017年底,全市中药材种植规模上万亩的单品种有前胡、丹参、柴胡、天麻等15种。
项目招商引资初结硕果 产业发展潜力不断释放
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寻求合作。先后赴湖北武汉、云南文山、陕西汉中、甘肃陇南以及四川泸州、绵阳、成都等地学习考察50余人次,邀请河北神威药业集团、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北京京奥港集团、安徽亳州辉煌生物科技公司、四川九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宝维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云南昆明药业集团等国内实力强劲企业来我市考察60余人次,有效推进中药材种植、中药材深加工、康养综合体项目对接。与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建立了初步合作关系,成功引进河北神威药业投资13.5亿元的中药配方颗粒及产业链项目、四川九鼎药业投资1.05亿元的生物来源抗血栓药物原料和制剂项目,并与伊厦成都国际商贸城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订6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盘龙医药园区已有国药集团、福建鹭燕药业、武汉人福药业、伊普诺康医疗器械项目相继落户,健佰氏等一批企业已初步达成投资协议,中山大学达安基因旗下13家生物医药企业有望签约落地,为满足招商项目承载需求,已启动实施900亩医药园扩园工程,新建5.5万平米准厂房,预计2018年底前投入使用。
展望篇
构建500亿元中医药全产业链
关键词: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展望未来,群众的期待,发展的需要,呼唤大力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振兴发展“硬任务”持续发力。
着眼未来,市委、市政府勾勒出大力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振兴发展的“设计图”:把中医药健康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打造“三地”(道地药材集散地、中医药高端人才聚集地、中医药研发制造高地)和建设“四个一”(一个道地药材仓储物流中心、一个中医药研究院、一个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园区、一批中医药康养综合体)等措施,加快中医药健康产业振兴发展步伐。
到2020年,全市中医药产业实现产值250亿元。全面推进“利州七味”药材大品种培育、医药大集团打造、仓储物流中心及康养文旅综合体建设,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进一步理顺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实现中医药有序、创新、融合、共享发展。
到2025年,中医药产业成为全市工业的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500亿元。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得到进一步缓解。建成以“利州七味”为代表的、具有影响力的药材资源、仓储物流大基地;建成以特色优势产品、具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建成具有辐射力的中医药医疗、康养、文旅深度融合的健康服务目的地,成为四川省中医药健康产业强市,川陕甘中医药产业区域中心——“秦巴药都”。
建成国家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群)
围绕我市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突出特色、打造优势。到2025年,建设秦巴山区特色优势的规范化药材种植(养殖)基地15-20个(其中,2020年建成7-10个),并成为全国重要的药材资源开发与保护示范区,全市中药材种植(养殖)实现产值100亿元。重点做强天麻、白及、柴胡、杜仲、川明参、石斛、茯苓等优势品种;培育青贝、前胡、葛根、灵芝、山葵、僵蚕、**羊藿、花椒、百合、黄精、重楼、金银花、麝香等特色品种,建成大宗药材品种的主要生产基地7-10个,实现药材栽培面积200万亩;新增道地药材品种3-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3个和通过审定新品种2-3个。
成为四川省中药工业的重要部分
培育发展以新型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及中成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为主,中药大健康产品与衍生品为特色的产业体系。计划实现工业产值200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比重提升至10%,占全市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升至15%。其中,中药饮片25亿元、中药提取物25亿元、中成药50亿元、中药大健康产品(含衍生品)100亿元。采取引进与培育相结合的方式,打造龙头和特色企业2-3家,培育销售收入超50亿的企业2户、超亿的企业25户、规模以上企业40户。重点建设盘龙医药工业园,协同发展各区县医药园区,形成特色鲜明的中医药产业集群。
建成秦巴中药材仓储物流区域“高地”
以交通区位优势为依托,以中医药物流需求为导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积极引进现代中医药物流企业,整合提升全市医药商贸物流企业,打造以产地优质“鲜、活”道地中药材为主,集产地初加工、仓储、销售功能为一体的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可追溯的中药材仓储物流区域“高地”,成为川、陕、甘三省结合部医药物流中心城市,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
建设中医药文旅康养特色园区
建立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切实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努力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带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中医药养生保健、养老、康复、健康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开发中医药养生、游乐养生、美食养生等特色养生产品。推进特色药材基地建设与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建成以特色中药为主题的健康小镇、产业园区,形成社会养老、医疗、康复、旅游服务综合体系,促进中医药产业与医疗健康服务业协同发展,实现经济收入100亿元。
激发资源活力,打造“秦巴药都”,对广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市委、市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正带领广元儿女齐心协力、开拓进取,以昂扬的姿态、十足的干劲,迈向广元中医药健康产业更加辉煌的明天。
(记者 陈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